不同密度下去留分蘖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苏义臣

作者: 苏义臣;苏桂华;孟令聪;孙志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分蘖;密度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10-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玉米的分蘖和种植密度受玉米类型、生长环境、田间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玉米分蘖的去留和适宜的密度是困扰农民的主要问题.本试验采用2021年吉林省农业主导品种推荐的15个玉米品种作为试验材料,设6万株/hm2、7万株/hm2、8万株/hm2三个种植密度,对比了不同密度条件下去留分蘖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品种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去留分蘖对适宜密度条件下的玉米产量没有显著影响,而且三者之间没有互作效应.在种植密度选择方面要根据品种特性合理种植,不要盲目增大种植密度,以免造成减产.

分类号: S513.05

  • 相关文献

[1]吉单631不同密度植株分蘗、产量及产量构成研究.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7

[2]播期和密度对强分蘖谷子书香1号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杨延兵,秦岭,陈二影,刘宾,管延安. 2016

[3]优质粳稻龙粳27精确定量肥密技术研究. 魏中华. 2010

[4]不同玉米品种去留分蘖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6

[5]不同施肥量下玉米去留分蘖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付稀厚,吕端春,张文军. 2016

[6]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分蘖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付稀厚,边少锋. 2015

[7]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张文忠,王慧慧,芦明,连培红,申海斌. 2018

[8]分蘖去留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卢秉林,车宗贤,包兴国,张久东,吴科生,杨蕊菊,崔恒. 2020

[9]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去除分蘖对产量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刘志友,杜佃河,于钟富,边少锋. 2015

[10]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不同施肥量下玉米分蘖对产量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付稀厚,方淑惠,边少锋. 2015

[11]分蘖对春播玉米长势及产量的影响. 张中东,翟广谦,郭正宇,宫帅,陈永欣. 2015

[12]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不同品种去除分蘖对产量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付稀厚,吕端春,张文军,边少锋. 2015

[13]玉米品种龙单59不同密度和施肥量的栽培模式研究. 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张长勇. 2014

[14]河套黄灌区内单314玉米高产栽培试验. 杨文耀,郭富国,安玉麟,李荣富,张来厚,刘昌礼,李杰,赵强. 2009

[15]密度对玉米群体产量和产量性能的影响. 侯玉虹. 2017

[16]黔单19号直播条件下最佳适宜密度初探. 蔡汝翠,于学萍,邹军,王竹. 2008

[17]不同种植密度对郑单136玉米产量的影响. 周波,齐子杰,胡学安,魏良明,薛华政. 2008

[18]玉米新品种黔兴201适宜密度研究. 程国平,和盛,和春良,曾学芝,芮体江,赵继献. 2008

[19]河南省玉米育种现状、问题及对策. 张新,王振华,张前进,魏昕,孔凡杉. 2010

[20]夏玉米不同密植群体抗倒性及机收指标探讨. 黄璐,乔江方,刘京宝,夏来坤,朱卫红,李川,周庆伟.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