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对食用菌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崔嫚
作者: 崔嫚;邵改革;杨诺林;范庆昊;张金威;田雨;郑素月;张瑞颖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食用菌;微生物;竞争性杂菌;侵染性病原;伴生菌;覆土微生物;生防微生物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通报
ISSN: 1002-5464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13-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食用菌已经成为我国继粮、油、果、蔬后的第五大种植业。食用菌作为一类大型真菌,目前主要采用纯培养技术进行栽培,然而在自然界中食用菌与各种微生物并存,并且在长期的演化中形成了复杂的相互关系,根据其对食用菌的影响,可分为有害微生物和有益微生物,常见的有害微生物包括竞争性杂菌和侵染性病原;有益微生物主要包括覆土微生物、伴生菌、生防类微生物等。在农作物生产中,人们根据土壤微生物和根际微生物的营养、促生、抗病等功能,开发出多种微生物肥料和菌剂,有效的推动了作物的优质高产,而食用菌在菌丝际微生物的研究和开发尚未起步。本文对目前关于食用菌和其他微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推动相关研究,为下一步食用菌新种类的驯化,以及高产、稳产、优质、高抗、广适和绿色生产提供新的思路。
分类号: S646
- 相关文献
[1]食用菌竞争性杂菌的综合防治技术. 陈文良,刘宇,高继海,杜三林,张国浩. 2009
[2]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技术 应用于食用菌发酵培养料分析的进展. 赵妍,刘顺杰,张亚茹,孙育红,黄建春,余昌霞,陈明杰. 2019
[3]γ射线辐照对食用菌基质中微生物的影响. 胡蝶,刘洪. 2020
[4]微生物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崔嫚,邵改革,张瑞颖,杨诺林,田雨,王春霞,张庆桥,郑素月. 2024
[5]大蒜提取液对食用菌杂菌污染抑制作用的研究. 史磊,王延锋,王金贺,孙靖轩,刘姿彤,潘春磊,盛春鸽. 2013
[6]一株小球藻伴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姜固,覃晓云,李芳,刘志媛. 2020
[7]猪苓林下半人工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徐青松,王华,肖晋川,骈跃斌,刘红. 2017
[8]中国主栽银耳配对香灰菌的系统发育和遗传多样性. 贾定洪,郭勇,孙群,杨志荣,彭卫红. 2010
[9]土传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李兴龙,李彦忠. 2015
[10]我国天敌昆虫与生防微生物资源引种三十年成就与展望. 陈红印. 2016
[11]根际微生态调控白菜根肿病发生的机制研究进展. 刘勇,赖佳,孙小芳,韦树谷,曾华兰,陈臣,黄玲,盛玉珍,叶鹏盛. 2024
[12]喷雾压力、药液流量和工作风速对生防微生物在不同作物上定殖的影响. 刘邮洲,陈志谊,傅锡敏,吴萍,罗楚平,龚艳,刘永峰,聂亚峰. 2008
[13]螟黄赤眼蜂携带球孢白僵菌防治大豆食心虫. 赵宇,刘佳,路杨,隋丽,徐文静,杜茜,李启云,张正坤. 2023
[14]关于新型优质食用菌栽培的研讨. 张晓艳,孙敏杰,刘丹,温健. 2011
[15]土壤与人工食用菌生产的关系. 林陈强,林戎斌,郑永标,陈济琛. 2007
[16]苏州地区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张青,谢立群,邓金花,顾俊荣. 2009
[17]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食用菌中的农药残留. 张晓艳,孙敏杰,刘丹,温健. 2011
[18]香茹保鲜技术. 曹德宾,李艳秋. 2008
[19]食用菌科技论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和对策. 王瑞霞,于荣利,朱丽娜. 2010
[20]有关食用菌栽培废弃物的再利用方法研究. 张晓艳,孙敏杰,刘丹,温健.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木质素磺酸钙对食用菌菌丝生长影响初探
作者:杨诺林;邵改革;张瑞颖;崔嫚;郑素月
关键词:食用菌;木质素磺酸钙;菌丝生长
-
侵染贵州番茄的辣椒褪绿病毒分子鉴定与分析
作者:田雨;李淳;吴石平;黄露;安星宇;王莉爽
关键词:番茄;辣椒褪绿病毒;病毒鉴定;序列分析
-
蒙荷杂交牛与荷斯坦牛重要经济性状的比较研究
作者:陈坤琳;夏淑雯;连红;沈阳阳;赵芳;丁强;崔兆康;仲跻峰;田雨;王慧利
关键词:蒙荷杂交牛;泌乳性状;繁殖性状;生长性状;健康性状
-
贵州辣椒番茄斑萎病毒的分子鉴定
作者:田雨;李淳;李岩;王莉爽
关键词:辣椒;番茄斑萎病毒;N基因;病毒鉴定;序列分析
-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奶牛场养殖监控平台设计
作者:仇振升;胡肄农;刘建龙;段恩泽;田雨;柏宗春
关键词:奶牛场;数字孪生;三维可视化;信息模型;预测模型
-
微生物对食用菌生长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崔嫚;邵改革;张瑞颖;杨诺林;田雨;王春霞;张庆桥;郑素月
关键词:食用菌;微生物;相互作用
-
多重PCR技术在植物病原物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曹子健;邱艳红;王爽;赵娟;郑素月;乔广行;秦文韬
关键词:多重PCR;植物病原物;检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