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还田深度及腐熟菌对虫害的防控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孟祥海

作者: 孟祥海;李玉梅;邵广忠;王佰成;孙殷会;张庆娜;王金贺;刘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秸秆;腐熟菌;虫害;防控;效果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20 年 006 期

页码: 59-65

摘要: 为研究秸秆促腐熟制剂的应用效果,采取小区试验和大面积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于不同秸秆还田深度(10,20和30cm)下,开展不同腐熟菌剂(A、B、C)喷施玉米秸秆还田后的虫害发生规律研究,比较不同菌剂对玉米虫害防控效果的差异性,筛选出最佳防治玉米虫害的腐解菌剂喷施秸秆后的还田深度.结果表明:不同还田深度的各处理之间食叶害虫为害程度差异显著(P<0.05),同一深度不同菌剂之间的食叶害虫为害程度差异显著(P <0.05).秸秆还田10cm菌剂A与对照1相比没有达到降低平均虫害指数的效果,秸秆还田20cm喷施菌剂C处理的平均虫害指数最低为17.08,较对照2降低了28.92%.菌剂B在秸秆还田10cm时具有降低平均虫害指数的效果.秸秆覆盖还田可以增加玉米螟越冬基数,秸秆深翻还田20和30cm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玉米螟为害程度,百株虫量较对照(秸秆焚烧处理)显著性降低(P<0.05).不同菌剂喷施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玉米螟的发生数量,但减少玉米螟数量的效果不明显.秸秆深翻还田20~30cm是有效抑制虫害发生的相对较好的措施.

分类号: S435.132

  • 相关文献

[1]黄淮海南部地区大豆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控措施. 王大刚,智海剑,黄志平,胡晨,张磊. 2011

[2]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灭茬机械筛选与技术研究. 李波,陈喜昌,张宇,张立国. 2017

[3]木薯渣与玉米秸秆混合微贮饲料对摩本杂水牛饲养效果的影响. 姜源明,韦力,俸祥仁,刘伟,李芳芳. 2016

[4]贵州辣椒常见虫害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 涂祥敏,刘崇政,赖卫,杨红,詹永发,余文中. 2011

[5]红掌病虫害发生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李桂祥,王玮玮,仲秀娟,赵苏海. 2010

[6]抗病虫育种. 汤圣祥,闵绍楷. 1998

[7]辣椒生育期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何建文. 2014

[8]朝阳市酿酒葡萄‘威代尔’虫害调查初报. 祁崇祝,张俊生,林玉友. 2011

[9]农作物虫害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聂克艳,冯卫,陈沬,姜萍,颜艳. 2013

[10]棉田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几项有效技术措施. 李彦发,杨宝玉. 1990

[11]广西葡萄一年两收避雨栽培模式下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技术. 娄兵海,白先进,陈爱军,何建军,刘萍,韦励业,李善菊. 2016

[12]危害花生的新害虫──草地铺道蚁. 宋文武,宋协松,董炜博,宋淑英,徐正会. 1997

[13]火龙果病虫害的研究进展. 郑伟,蔡永强,戴良英. 2007

[14]江苏沿海地区竹柳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 陈惠,张健,王栋,吴元清. 2011

[15]辽宁省设施樱桃2种主要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周朝辉,张琪静,于克辉. 2018

[16]直播稻田病虫杂草综合防治技术. 赵桂东,付佑胜,陈太虎,李茹. 2008

[17]保定市行道树国槐主要虫害发生演变特点及防治策略. 胡亦民,孟建朝. 2012

[18]苏州地区草坪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周新伟,张青,杨代凤,邓金花,顾俊荣. 2008

[19]赤峰地区饲草谷子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吕宁,车璐璐,那日苏,梁庆伟,杨秀芳. 2013

[20]紫花苜蓿几种常见虫害的防治. 栾博宇,王志峰,栾丽,于洪柱,耿慧,任伟,王多伽,高阳,徐安凯.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