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抗生素对B型和Q型烟粉虱内共生菌的去除效果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苏奇

作者: 苏奇;潘慧鹏;王少丽;吴青君;徐宝云;张友军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关键词: 烟粉虱;原生内共生菌;次生内共生菌;利福平;氨苄青霉素;硫酸卡那霉素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2 年 49 卷 01 期

页码: 190-1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内共生菌特异性引物,研究了内共生菌在B、Q型烟粉虱种群中的分布和感染率,同时评价了3种不同的抗生素利福平、氨苄青霉素和硫酸卡那霉素分别在3种不同的浓度下(100.0、50.0及25.0μg/mL)对烟粉虱内共生菌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B、Q型烟粉虱原生内共生细菌Portiera的带菌率均为100.0%;B、Q型烟粉虱次生内共生菌Hamiltonella的带菌率分别为91.7%和100.0%;B型烟粉虱次生内共生菌Rickettsia的带菌率为87.5%,Q型为0;其它次生内共生菌在B、Q型烟粉虱中均未检测到。利福平、氨苄青霉素和硫酸卡那霉素在3种不同的浓度下均不能去除B、Q型烟粉虱Portiera;利福平、氨苄青霉素在3种不同的浓度下均能完全去除B型烟粉虱Rickettsia,硫酸卡那霉素在不同浓度下去除Rickettsia的效果不同;3种抗生素去除Hamiltonella的能力受抗生素种类以及浓度的影响。同一抗生素在不同浓度下去除Hamiltonella的效果均是100.0μg/mL>50.0μg/mL>25.0μg/mL;不同浓度的抗生素去除Hamiltonella的效果均是利福平>氨苄青霉素>硫酸卡那霉素,各浓度与各抗生素之间的去除Hamiltonella的效果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昆虫内共生菌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郭建洋,龙楚云,刘怀,万方浩. 2014

[2]利用硫酸卡那霉素田间检测转Bt基因棉研究初报. 许红霞,李春花,胡育昌. 2000

[3]转基因抗虫抗草甘膦棉剔除杂株药剂初步研究. 李捷,马艳,乔艳艳,杨兆光. 2013

[4]草鱼肾细胞中细胞色素P450 3A基因诱导表达及其酶活性分析. 符贵红,杨先乐,喻文娟,胡鲲,章海鑫. 2011

[5]抗生素利福平对Q烟粉虱防御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刘凌云,苏奇,方艺伟,张友军,褚栋. 2015

[6]基于量子点二抗偶联物的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牛奶中的氨苄青霉素. 尹致丹,肖志明,李阳,刘晓露,王石,樊霞. 2020

[7]牛乳中氨苄青霉素残留的受体分析法测定. 孙永海,张杰,韩勇,李倬琳,李铁柱. 2010

[8]结核分支杆菌耐利福平基因rpoB变异机理及其检测的研究. 朱中元,陈允凤,王海波,邵寒霜. 2000

[9]抗氨苄青霉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陆彦,王金洛,徐福洲,李永清,杨兵,戴小华,吴国娟. 2005

[10]一株利福平高耐受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基因组分析. 刘玲俐,赵亚楠,靳亚洁,祁晶晶,田明星,王少辉,李涛,于圣青. 2022

[11]氨苄青霉素与鸭疫里默氏菌噬菌体协同作用的研究. 程龙飞,刘荣昌,陈红梅,万春和,傅光华,施少华,傅秋玲,黄瑜. 2022

[12]氨苄青霉素单克隆抗体及其与青霉素类抗生素交叉反应性. 李青梅,刘庆堂,王寅彪,柴书军,王自良,郭军庆,职爱民,孟红丽,张改平. 2011

[13]生防内生枯草芽孢杆菌Jaas ed1在西瓜植株内的定殖能力检测. 王卿,林玲,罗楚平,邓晟. 2015

[14]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抗性基因对环境细菌抗性的影响. 李渊,赵景壮,刘淼,卢彤岩,任广明,尹家胜,纪锋,徐黎明. 2018

[15]布鲁氏菌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郑莹,马晓菁,刘丽娅,叶锋,谷文喜,易新萍. 2024

[16]氨苄青霉素单抗鉴定与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 陆彦,吴国娟,王金洛,徐福洲. 2005

[17]内共生菌Buchnera对桃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战泓,刘勇,史晓斌,张德咏. 2017

[18]烟粉虱种群在江苏沿海城市市区的寄主分布与虫源性质. 徐文华,左文惠,王瑞明,刘标,金中时. 2007

[19]盐城农区棉田烟粉虱的危害特征与治理对策. 徐文华,王瑞明,丁志宽. 2006

[20]盐城农区叶菜类蔬菜烟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徐文华,王瑞明,刘标,金中时.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