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期、种瓣大小和种植密度对高原独头蒜生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隋淑梅

作者: 隋淑梅;张祥林;李屹;张广楠;韩睿;杜中平;陈生来;田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独头蒜;播期;种瓣大小;种植密度;独头率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3 年 21 卷 009 期

页码: 3107-31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提高独头蒜在青海高原地区的增产潜力,本研究以'乐都紫皮大蒜'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播期、种瓣大小和种植密度三种因子对大蒜植株生长指标、独头率及小区独头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因素对独头蒜生产的影响依次为:播期>种植密度>种瓣大小.在不同因素对大蒜生长指标的主效应分析中,播期、种瓣大小和种植密度均对大蒜植株的株高和最大叶长有极显著影响,而对最大叶宽、叶片数和假茎粗无显著影响.另外,播期为SD1(2021-04-14)的独头率达42%,小区独头蒜产量达0.69 kg,显著高于SD2(2021-04-26)、SD3(2021-05-08)的独头率和小区独头蒜产量;小种瓣的独头率达39%,小区独头蒜产量达0.62 kg,显著高于中种瓣和大种瓣的独头率和小区独头蒜产量;种植密度为12 cm×8 cm的独头率达38.3%,小区独头蒜产量达0.67 kg,显著高于密度为12 cm×4 cm和12 cm×12 cm的独头率和小区独头蒜产量.综上所述,播期、种瓣大小和种植密度三种因素最佳组合为A1B1C2,即播期为SD1、种瓣大小为小和种植密度为12 cm×8 cm.本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独头蒜生产种植方式,为青海高原地区独头蒜增产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633.4

  • 相关文献

[1]徐州地区独头蒜品种与播期筛选. 陆信娟,杨峰,刘灿玉,赵永强,张碧薇,樊继德. 2019

[2]设施条件对蚕豆冻害及鲜荚产量的影响(英文). 吴春芳,卞晓春,曹云英,夏礼如. 2015

[3]设施条件对蚕豆冻害及鲜荚产量的影响. 吴春芳,卞晓春,曹云英,夏礼如. 2014

[4]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籽粒产量与品质的调控效应. 陈爱大,蔡金华,温明星,李东升,曲朝喜. 2014

[5]酒用糯高粱红粱丰1号的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 杨康林,汪灿,周棱波,张国兵,邵明波. 2020

[6]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早熟高糖甘蔗‘云蔗05-51’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俞华先,经艳芬,安汝东,郎荣斌,边芯,周清明,田春艳,孙有芳,桃联安. 2018

[7]播期和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产性能和饲用品质的影响. 游永亮,李源,赵海明,武瑞鑫,李建明,刘贵波,杨志敏. 2021

[8]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董飞,闫秋艳,李峰,鲁晋秀,杨峰,贾亚琴,王苗. 2020

[9]播期与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新品种衡麦26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孟祥海,乔文臣,赵明辉,李丁,孙书娈,李强,鲁关立. 2020

[10]播期与密度耦合对向日葵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品质的影响. 刘文杰,王波,段维. 2020

[11]密度和播期对京单68冠层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徐田军,刘秀芝,赵久然,陈传永,王荣焕,王元东,刘春阁,成广雷,王晓光. 2014

[12]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节水新品种衡S29产量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李强,李慧敏,李丁,乔文臣,孙书娈,孟祥海,魏建伟,赵明辉,赵凤梧. 2017

[13]早熟区不同播期旱地玉米产量对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的响应. 张冬梅,张伟,刘恩科,姜春霞,陈琼,韩彦龙,黄学芳,刘化涛,赵聪,池宝亮. 2013

[14]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新品种‘衡663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乔文臣,赵明辉,李会敏,孙书娈,孟祥海. 2017

[15]密度和播期对玉米新品种“中地175”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卜俊周,岳海旺,彭海成,陈淑萍,谢俊良. 2017

[16]密度、播期和施肥对西藏不同青稞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影响. 孙全平,刘国一,唐亚伟,侯亚红,李雪,尼玛扎西. 2016

[17]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强、中筋冬小麦蛋白质组分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闫翠萍,ZHANG Yong-qing,张定一,DANG Jian-you. 2008

[18]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云木香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康平德,陈翠,徐中志,杨丽云,袁理春,徐开华,杨少华. 2011

[19]不同栽培措施对济麦2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刘和平,程墩公,郭钢,李豪圣. 2011

[20]播期与密度双因素对陆地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张俊尧,王家勇,唐江华,娄善伟,李文珊,徐文修,孟令贻,何洪涛,桑军民.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