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花粉中新烟碱农药的残留分析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会娟

作者: 石会娟;张敏;张金振;黄京平;赵文;王鹏;胡菡;薛晓锋;金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蜂花粉;新烟碱农药;膳食摄入风险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1673-9078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11 期

页码: 295-3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该研究探讨了我国不同植物源66个蜂花粉样品中8种新烟碱农药的残留情况,并根据残留结果进行普通人群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发现,样品检出率为50.0%,共检出5种新烟碱农药,包括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和呋虫胺,检出率最高的为噻虫嗪(31.8%),残留浓度最高为啶虫脒(195.1 ng/g).4种植物源的蜂花粉中新烟碱农药的残留存在显著差异:茶花粉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花粉;杂花粉的残留浓度显著高于茶花粉和油菜花粉,残留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杂花粉、荞麦粉、茶花粉、油菜花粉.来自6个主要地区的蜂花粉残留情况也有所不同,这可能跟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作物中新烟碱农药的施用情况相关.依据新烟碱农药的残留浓度进行人类膳食摄入风险评估,评估结果(风险商值均小于1%)说明蜂花粉中的新烟碱农药残留风险可接受.

分类号: TS201.6`S896.4

  • 相关文献

[1]三唑类杀菌剂在蔬菜中的残留分布及对不同人群的累积性膳食摄入风险. 刘翠玲,张冉,杨桂玲,王豆,于重重,孙晓荣,吴静珠. 2021

[2]利用拉曼光谱识别新烟碱类农药. 曹晓林,江泽军,洪思慧,张婵,金芬,金茂俊,佘永新,王静. 2017

[3]新烟碱类农药对海南中蜂的急性毒性测定及风险评估. 赵怡楠,高景林,王玉洁,刘俊峰,赵冬香. 2014

[4]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限量标准2016年制修订情况分析. 段丽芳,张峰祖,赵尔成,于雪,叶贵标. 2016

[5]3种烟碱类农药在露地芹菜中的沉积、分布和消解规律. 陈武瑛,李凯龙,李宗云,熊浩,罗香文,彭敏,宋增收,张忞,陈昂. 2022

[6]~(60)Co-γ辐照对茶花蜂花粉的杀菌效果及品质影响. 孟兰贞,徐远芳,张祺玲,彭玲. 2015

[7]油菜蜂花粉酚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杨佳林,朱青,孙丽萍,徐响. 2010

[8]蜂花粉细菌分离及其致病菌耐药性研究. 唐标,代正云,陈怡飞,夏效东,杨华. 2020

[9]不同蜂花粉对西方蜜蜂蜂王浆主蛋白基因表达及蜂王浆产量、质量和组成的影响. 荀利杰,黄新球,李琼艳,杨爽,王艳辉. 2020

[10]蜂花粉微生物污染及菌群结构分析. 唐标,罗怡,李锐,周秀楠,张玲,钱鸣蓉,戴贤君,夏效东,杨华. 2020

[11]油菜蜂花粉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防治的研究. 孙丽萍,王大仟,廖磊,彭文君. 2008

[12]植物ACE抑制肽与蜂花粉ACE抑制肽的研究现状. 李天娇,徐响,孙丽萍. 2009

[13]生物酶对蜂花粉壁通透性改善的研究. 任向楠,张红城,董捷. 2009

[14]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蜂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张文文,庞倩,王康,吉挺,孙丽萍. 2017

[15]植物多酚共价修饰在降低蜂花粉致敏性中的潜在应用研究进展. 周恩宁,李强强,吴黎明. 2022

[16]八种蜂花粉中脂肪酸的测定及GC-MS分析. 张红城,董捷,曲臣,任向楠. 2009

[17]油菜蜂花粉酚类化合物的初步分离和抗氧化性研究. 孙丽萍,杨佳林,徐响,朱青. 2009

[18]六种蜂花粉多酚和黄酮类物质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性的研究. 张红城,董捷,李慧,李春阳. 2007

[19]四种蜂花粉中植物甾醇的GC-MS分析. 张红城,董捷,任向楠,付超. 2008

[20]滤过型净化柱结合HPLC-MS/MS测定蜂花粉中9种农药. 任彩君,梁馨文,薛晓锋,赵柳微,吴黎明.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