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提取的土壤无机磷酸盐中氧同位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温云杰

作者: 温云杰;宋书会;张金尧;刘荣乐;汪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磷;盐酸提取态;稳定性氧同位素;δ18O-P值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255-2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磷酸盐中的P—O键在自然条件下稳定。磷酸盐中最重和最轻氧同位素(~(18)O和~(16)O)的比值,即δ~(18)O-P,可以表征生态系统中磷的转化。由盐酸提取的土壤无机磷(HCl-Pi)难以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但在根系分泌物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转化为有效形态。建立δ~(18)O-P测定方法可以为示踪土壤中HCl-Pi的循环、转化过程提供基础。【方法】本文选择潮土和黑土长期定位试验中NK(不施磷肥)、NPK(施用无机磷肥)、NPKM(施用无机磷肥+粪肥)、NPKS(NPK+秸秆还田)4个施肥处理土样,按照土壤磷化学分级方法逐级浸提,收集1 mol/L HCl浸提液,通过磷钼酸铵沉淀、磷酸铵镁沉淀等过程分离纯化其中磷酸盐,获得磷酸银沉淀,利用元素分析仪稳定性同位素比例质谱仪测定氧同位素组成δ~(18)O-P值。【结果】磷酸盐经过分离纯化沉淀3个关键过程,回收率均达到92%以上,损失较少,未出现氧同位素分馏。X射线衍射仪和氧含量测定表明,实验获取磷酸银样品纯度较高。潮土与黑土各处理中HCl-Pi的δ~(18)O-P值分别为17.21‰和17.90‰(NK)、17.25‰和17.61‰(NPK)、17.62‰和17.87‰(NPKM)、17.95‰和17.70‰(NPKS),4个施肥处理之间土壤δ~(18)O-P值无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建立盐酸提取土壤磷酸盐中氧同位素分析测定方法,可为农田土壤中磷的循环转化及其溯源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分类号: S153.6

  • 相关文献

[1]东祁连山高寒草地返青期不同草地型土壤磷的分布特征. 杨成德,陈秀蓉,龙瑞军,徐长林,薛莉. 2009

[2]PG微生物土壤磷活化剂在棉花上应用效果. 傅福道. 2001

[3]施硅条件下不同有机酸对土壤磷吸附解吸的影响. 王秀云,燕香梅,解占军. 2014

[4]持续淋溶条件下有机酸对土壤磷素释放及无机磷组分的影响. 冯晨,关连珠,颜丽,周景景,张广才,宋丹. 2013

[5]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添加硅对紫花苜蓿茎叶和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刘慧霞,郭正刚. 2011

[6]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磷组分影响的Meta分析. 张乃于,闫双堆,李娟,王亚男,刘越,卜玉山. 2019

[7]红壤不同粒径团聚体对草甘膦农药降解动力学的影响. 辛龙川,吴文雪,薛萐,付格娟,陈延华,王学霞,刘东生,杨晓梅. 2021

[8]植物磷营养效率差异的遗传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进展. 习金根,孙光明,陆超忠. 2005

[9]设施菜田土壤磷、钾养分积累状况与特点. 周晓芬,杨军芳,冯伟,杜金钟,王素英. 2008

[10]劣质地条件下肥料树与绿化牧草混植的效应. 闫根柱,张丹青,岛一彻,千叶乔三. 2008

[11]有机酸对土壤磷的活化利用研究进展. 魏丹,杨华薇,陈延华,吕春玲,毕睿忻,张馨元,马茂亭. 2022

[12]不同施肥制度对红壤耕层磷的吸持特性影响的研究. 陈波浪,盛建东,文启凯,王翠红,王伯仁. 2005

[13]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稻田土壤磷素及水稻磷营养的影响. 赵庆雷,王凯荣,马加清,杨连群,谢小立,张士永,袁守江. 2009

[14]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土壤磷素对不同作物生物有效性的差异. 冯固,杨茂秋,白灯沙,黄全生. 1993

[15]土壤供磷水平与冬小麦合理施肥. 邢竹,刘宗衡. 1987

[16]蔬菜种植年限对土壤磷素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 高秀美,汪吉东,张永春,赵耕毛,刘兆普,许仙菊,宁运旺,胡永红. 2010

[17]施用粪肥对农田土壤磷素累积和饱和度增加速率的影响. 严正娟,陈硕,周怀平,杨振兴,陈清. 2016

[18]山东主要土壤吸磷和供磷能力的研究. 于淑芳,张漱茗. 1993

[19]重度苏打盐碱土壤磷的吸附解吸特征. 顾鑫. 2022

[20]有机复混磷肥对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组成及其变化的影响. 杜伟,赵秉强,林治安,袁亮,李燕婷.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