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15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联松
作者: 杨联松;白一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两系法杂交水稻;皖稻153;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2006 年 21 卷 06 期
页码: 52-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皖稻153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用光温敏核不育系1892S与恢复系RH003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耐热性强、抗倒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该组合高产栽培应突出培育适龄壮秧、合理密植、科学肥水运筹等关键措施。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高产·优质·抗倒伏新品种皖稻153选育及推广应用. 王伍梅,台德卫,张效忠,钱征,杨联松,林翠香,黄贯刘,林开兵,张翔. 2009
[2]穿梭再生育种法在水稻S系选育中的应用. 廖昌礼,葛必庆,胡永良,曾文华,刘远坤,倪克鱼,黄宗洪,向关能. 1991
[3]两系法杂交水稻株高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姚克敏,邹江石,买苗,石川根,顾显跃. 1999
[4]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两优662的选育. 黄宗洪,向关伦,潘建慧,扬占烈,甘雨,陈文强. 2004
[5]优质两系杂交稻两优363. 葛必庆,黄宗洪,严宗卜,向关伦,蒋志谦,陈锋,甘雨,曹绍书. 2001
[6]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的进展. . 1990
[7]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种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 杨大兵,夏明元,戚华雄. 2022
[8]江苏省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 吕川根. 2010
[9]两系法杂交稻母本变异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薛光行. 1999
[10]关于水稻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的讨论——1.光敏不育系的选育. 沈福成,陈文强. 1992
[11]优质抗病两系杂交稻新组合两优108. 吕川根,邹江石. 2005
[12]栽插密度对“皖稻153”茎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段素梅,吴文革,陈刚,杨安中. 2019
[13]杂交水稻制种应用穗萌抑制剂试验初报. 丁松,张效忠,林开兵,苏松田,李家和,李邦虎,刘晓松,王合勤. 2008
[14]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杂交中籼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吴文革,杨联松,赵决建,胡根生,方文杰,白一松,张四海,张玉海. 2008
[15]高产、优质两系中籼新组合皖稻153高产制种操作规程. 杨联松,白一松. 2006
[16]母本直播和移栽对皖稻153杂交制种的影响. 王伍梅,台德卫,杨联松,张效忠,黄贯刘,汤修竹,赵天明. 2009
[17]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皖稻153高产制种技术. 邵红星,杨联松,陆先树,张效忠,刘晓松,郑立平,杨德卫. 2006
[18]穗萌抑制剂在皖稻153制种中的应用. 林开兵,郑立平,丁维勋,孙文娟,林翠香,杨联松,苏泽胜,白一松,台德卫,张效忠. 2008
[19]提高皖稻153杂交稻制种发芽率的措施和方法. 郭家保,孙文娟,黄贯刘,林翠香,杨联松,张效忠. 2008
[20]两系杂交中籼皖稻153母本直播高产制种技术. 杨联松,郑力平,白一松,张效忠,钱征.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抗旱优质杂交稻新组合皖两优1008的选育
作者:王士梅;方吴云;朱倩;易月明;龚存力;吴敬德;杨联松
关键词:杂交稻;皖两优1008;抗旱;优质;易制种;选育
-
高产抗倒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徽两优348
作者:杨联松;王士梅;白一松;龚存力;方吴云;吴敬德
关键词:杂交水稻;徽两优348;高产;抗倒;选育
-
优质糯稻粳糯795的选育
作者:龚存力;王士梅;吴敬德;方吴云;杨联松;张爱芳
关键词:糯稻;粳糯795;选育;栽培技术
-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皖28S'的选育
作者:龚存力;方吴云;王士梅;吴敬德;杨联松
关键词:籼型;两系核不育系;皖28S;选育
-
甲维盐与杀螺胺乙醇胺盐对钉螺的联合毒力及田间效果测定
作者:任学祥;王士梅;苏贤岩;白一松;杨联松;张爱芳;叶正和;陈超
关键词:钉螺;甲维盐;杀螺胺乙醇胺盐;毒力;药效
-
甲维盐和四聚乙醛复配对福寿螺的联合毒力测定
作者:任学祥;王士梅;苏贤岩;白一松;杨联松;张爱芳;叶正和;陈超
关键词:福寿螺;甲维盐;四聚乙醛;毒力;药效
-
适宜稻-鳖共生模式的水稻品种筛选研究
作者:陈秀晨;白一松;王士梅;蒋业林;王芬;王佳佳;张国前
关键词:稻-鳖共生;水稻品种;筛选;产量;米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