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停留时间强化复合载体基固定化藻菌系统处理低C/N废水脱氮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诗淳

作者: 吴诗淳;黄福勇;何培民;邵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低C/N废水;固定化藻菌;脱氮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24 年 43 卷 007 期

页码: 1632-16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一种低C/N废水脱氮新技术,本研究将绿沸石和玉米芯组成复合载体,以小球藻和活性污泥为接种物,通过吸附法构建固定化藻菌系统(IABS),探究了装置的脱氮效果及水力停留时间(HRT)对脱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载体可有效改善废水的C/N,构建的固定化藻菌系统可实现低C/N废水中氮素的有效去除。装置脱氮效果随着HRT的延长而提升,当HRT达18 h时,装置的总氮去除率最高可达98%;氨氮去除率可达100%。综合而言,绿沸石和玉米芯复合载体构建的固定化藻菌系统具有脱氮效率高、无需连续投加碳源、出水水质稳定等优点。

分类号: X703

  • 相关文献

[1]固定化藻菌对水产养殖废水氮、磷的去除效果. 刘良国,张景来,杨品红,尹富士. 2010

[2]不同基质的浮床对浮床植物及废水脱氮效果的影响. 汪银梅,殷红桂,唐子夏,曹文平. 2017

[3]同步脱氮除硫菌株的筛选、分离和鉴定. 陈子爱. 2008

[4]共固定化亚硝化-反硝化细菌工艺及特性研究. 边阁,徐笑笑,苗敬芝,涂宝军,董玉玮. 2016

[5]猪场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耦联反应器的运行性能. 陈子爱,陈会娟. 2013

[6]常见水产药物对两种水产益生菌活性的影响. 张峰峰,谢凤行,周可,赵玉洁,樊振中,张敏. 2013

[7]一株反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脱氮能力. 张峰峰,谢凤行,赵玉洁,周可,李亚玲. 2013

[8]厌氧—局部循环供氧生物膜技术的脱氮特性. 吴迪,高贤彪,钱姗,李玉华,程文娟,李妍. 2013

[9]同步脱氮除硫菌株生长条件影响的研究. 陈子爱,蒋鸿涛,王超. 2010

[10]多级接触氧化工艺脱氮效果及不同运行方式的对比研究. 李朋,汪群慧,郑天龙,张杰,孙晓红,谢维民. 2012

[11]小球藻培养基优化及脱氮效果. 谢凤行,周可,张峰峰,赵琼,赵玉洁,杨建永,孙丽丽. 2019

[12]电流密度对电化学处理水产养殖废水效率的影响. 张鹏,王朔,陈世波,张龙,朱建新. 2018

[13]盐度对序批式生物反应器污泥膨胀的影响. 贾艳萍,王山山,张兰河,王旭明,郭静波. 2013

[14]改性稻壳为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的反硝化脱氮研究. 杨平,刘青松,石广辉,李华,许晓东,张家松. 2020

[15]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的厌氧氨氧化脱氮研究进展. 郑丹,邓良伟,杨浩,李淑兰,张国治,樊战辉,陈闯. 2011

[16]海水人工湿地脱氮效果与系统内基质酶、微生物分析. 周强,崔正国,王加鹏,曲克明,马绍赛,毛成全. 2015

[17]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耦联污泥微生物优势种群分析. 魏本平,陈子爱,丁晨,苏小红,卢秀红,邓良伟. 2013

[18]猪场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耦联反应器的启动. 陈会娟,邓良伟,陈子爱. 2008

[19]工厂化循环水鱼类养殖脱氮趋零排放系统研制. 蔡淑芳,杨有泉,郑回勇,陈敏. 2016

[20]n(NO_3~--N)/n(NO_2~--N)对混培养菌与纯培养菌同步脱氮除硫的影响. 陈子爱,陈会娟,魏本平,刘刚金,邓良伟,吴力斌.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