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及转化效率的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林姝

作者: 赵林姝;刘录祥;王晶;郭会君;赵世荣;郑企成;陈文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幼穗;幼胚;植株再生;转化效率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06 年 26 卷 01 期

页码: 26-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小麦基因枪法遗传转化中幼胚组织培养有很强的基因型依赖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转基因小麦的广泛应用。为了建立克服基因型障碍的小麦高效再生系统,促进转基因小麦的规模化应用,对15个小麦基因型的幼穗、幼胚两种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绿苗分化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基因型愈伤组织诱导率在两种外植体之间无差异,但幼穗外植体产生的愈伤组织质量好于幼胚。15个基因型幼穗外植体的绿苗分化率均高于其相应的幼胚外植体绿苗分化率,表明幼穗是很好的外植体材料。对其中H 6756和H 311两个基因型不同外植体所形成的愈伤组织进行了基因枪转化,结果表明,幼穗受体的基因转化效率明显高于其相应幼胚受体的基因转化效率。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效果研究. 李根英,黄承彦,隋新霞,何中虎,孙其信,夏先春. 2006

[2]农杆菌敏感小麦基因型的筛选研究. 王艳丽,叶兴国,刘艳鹏,杜丽璞,徐惠君. 2005

[3]河南省新育成8个小麦品种(系)幼胚培养再生性能评价. 贾华岚,杜丽璞,胡琳,王轲,刘宏伟,叶兴国. 2017

[4]燕麦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再生影响因素的研究. 贾利敏,傅晓峰,孙国琴,孙瑞芬,斯钦巴特尔,刘力平,刘俊清. 2006

[5]海雀稗幼穗离体培养植株再生. 梁流芳,佘建明,吴瑛瑛,张保龙,董民强,倪万潮. 2008

[6]海雀稗幼穗离体培养植株再生技术. 梁流芳,佘建明,吴瑛瑛,叶晓青,董民强,倪万潮. 2008

[7]象草幼穗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研究. 钟小仙,佘建明,顾洪如,张建丽,倪万潮. 2007

[8]谷子初级三体无性系的建立. 毛丽萍,高俊华,王润奇. 1999

[9]苏丹草幼穗离体培养植株的再生技术. 钟小仙,佘建明,顾洪如,张建丽,许亚楠,师蔚群. 2005

[10]野牛草幼穗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李瑞芬,孙振元,魏建华,王宏芝. 2004

[11]长穗偃麦草幼穗离体培养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周妍彤,张琳,郭强,田小霞,孟林,崔国文. 2018

[12]花生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徐平丽,张传坤,单雷. 2006

[13]影响甘啤5号大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因素研究. 张正英,李静雯. 2018

[14]不同高粱自交系幼胚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张美善,赵娜,阎鸿雁,林秀云. 2007

[15]影响玉米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有关因素研究. 孙红炜,尚佑芬,杨崇良,赵玖华,路兴波,王升吉. 2002

[16]枣幼胚体细胞胚的发生及植株再生. 任海燕,杜学梅,李登科,王永康,薛晓芳,赵爱玲,隋串玲,弓桂花. 2017

[17]啤酒大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高效再生. 李静雯,张正英,李淑洁,赵丽娟. 2009

[18]大麦苏啤4号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的高频再生. 余桂红,张旭,孙晓波,马鸿翔. 2013

[19]超甜玉米转基因稳定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及转化植株PCR分析. 李余良,胡建广,苏菁,刘建华. 2007

[20]不同杂种优势类群玉米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特性的评价. 张红伟,张红梅,郑祖平,刘汉梅,刘亚娟,谭振波,陈刚.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