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子中与抗赤霉病性相关的生化成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玲

作者: 林玲;STUART D.Thompson;陈怀谷;MICHAEL Trevan;PRAKASH M.Dey;ANGELO Pantelides;王裕中;史建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抗赤霉病;生化成分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03 年 19 卷 01 期

页码: 23-2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用FPLC方法分析了抗小麦赤霉病程度不同的8个小麦品种种子的水溶性组分。结果表明,所有小麦品种都有1个保留时间为9min的吸收峰(P9),且抗病品种中该吸收峰的高度明显高于感病品种。种子水溶液经过氧化氢温育处理后,P9明显升高,表明有大量的P9生成。因此,推测P9可能是1种与小麦抗赤霉病性相关的生化成分,在小麦抗赤霉病的过程中起作用。

分类号: S435.121

  • 相关文献

[1]高产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生选6号的选育. 陆维忠,马鸿翔. 2010

[2]高产优质抗赤霉病小麦宁麦12的选育与利用. 姚国才,姚金保,杨学明,钱存鸣,郭世平. 2006

[3]优质早熟抗赤霉病小麦品种的创新. 胡琳,许为钢,赵献林,黄慧,徐向阳,王根松,宋宏超,李合智. 2001

[4]优质强筋小麦淮麦30的配套栽培技术. 周羊梅,顾正中,王安邦,杨子博. 2015

[5]高产抗赤霉病迟播早熟小麦新品种淮麦30的选育. 顾正中,周羊梅,王安邦,夏中华. 2011

[6]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皖9926的选育与利用. 甘斌杰,余增亮,汪建来,王瑞,杨赞林. 2004

[7]高产抗赤霉病大麦新品种一浙皮9号. 朱靖环,杨建明,汪军妹,尚毅,贾巧君,华为. 2014

[8]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轮选22的选育及性状表现. 甘斌杰,黄晓荣,夏孝群. 2012

[9]沼液对有机茶树生长发育及其生化成分的影响. 刘红梅,陈娟,魏杰,申东,曹雨,皮发娟,刘晓霞. 2014

[10]茶花与茶叶常规生化成分分析研究. 周国兰,喻云春,胡华健,何莲. 2009

[11]福鼎大白茶不同施肥方式下生化成分及品质变化. 魏杰,鄢东海,刘红梅,刘声传,王勇,申东,郑文佳. 2012

[12]六堡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邱瑞瑾,王登良,龙志荣,马士成,邱卫华. 2016

[13]不同冲泡水温和时间对湄潭翠芽品质的影响. 张明露,管俊岭,赵曼,林杰,梁远发. 2012

[14]贵州西南部大树茶生化特性研究. 段学艺,王家伦,胡华健,高秀兵. 2012

[15]28份贵州茶树种质资源的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 陈正武,陈娟,龚雪,张小琴. 2015

[16]加工工艺对茶树花主要生化成分和感观品质的影响. 黄燕芬,魏成熙,何嵩涛,姜金仲,周国兰,俞迎春. 2013

[17]做青强度对乌龙茶做青叶生化成分含量的影响. 黄福平,陈伟,陈洪德,陈荣冰. 2002

[18]‘丹桂’乌龙茶不同做青环境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游小妹,钟秋生,陈常颂. 2011

[19]茶树花贮藏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黄燕芬,宋志辉,姜金仲,俞迎春,周国兰,潘聪. 2012

[20]湖南沅陵4种绿茶品质成分分析. 黄浩,唐睿,银霞,钟妮,郑红发.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