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麦抗条锈病新品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生理生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倪建福

作者: 倪建福;欧巧明;令利军;王亚馥;邢更妹;李杉;崔凯荣;武光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春小麦;抗条锈新品系;生理生化机理

期刊名称: 农业现代化研究

ISSN: 1000-0275

年卷期: 2005 年 26 卷 02 期

页码: 145-1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将高梁总DNA通过花粉管通道导入小麦感病品种甘麦8号,D2代出现了2株对条锈病免疫的变异株;D5代有9个株系抗条锈性已经稳定,用混合菌和分生理小种鉴定,对条中29、30、洛13 、水14、水14中梁17—s、HY3、条中31号表现免疫,通过侵染型基因测定,表明所获得的新品系89144组织中SOD活性升高,在原受体甘麦8号接种条锈菌后SA含量也有升高,但并不伴随有CAT活性下降和SOD活性升高以及H2O2含量的升高,推测SA为CAT过氧化活性提供一个电子的过程中SA的量必须达到一定的阈值,并且与CAT的时序调节相配合,据SA结合态和游离态含量的变化动态,推测SA信号传导途径的上游应该还有一些机制在起作用,同时抗条锈新品系89144具有SA信号传导途径。

分类号: S512.12

  • 相关文献

[1]甜玉米种子活力影响因素分析及调控研究进展. 李武,张小兰,索海翠,李智军,韩福光,曾晶,谢景,王科翰,郑锦荣. 2015

[2]彩色棉研究进展. 崔淑芳,张海娜,李俊兰,金卫平,王广恩. 2011

[3]外源物质在植物抗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安晓霞,曾粮斌,薛召东,余永廷,杨瑞林. 2014

[4]新疆春小麦耐盐品种的筛选. 苏胜强,赵清 ,王晓严 ,王维基. 1992

[5]不同熟期春小麦品种光合速率日变化研究. 王小兵,史红飞,李元清,崔国恵,吴晓华,于美玲. 2015

[6]不同耕作方式对春小麦田土壤水分过程的影响. 吕晓东,马忠明. 2015

[7]宁夏灌区春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关联度分析与发展预测. 董建力,任贤,许兴,李怀生. 2000

[8]春小麦播种关的核心措施. 喻莉明. 1997

[9]北方春小麦品种在西宁生态地区产量比较. 胡冬梅. 1999

[10]春小麦地不同形态Se的吸收和分配. 朱永懿,杨俊成. 1996

[11]水氮耦合对固定道垄作栽培春小麦根长密度和产量的影响. 马忠明,陈娟,刘婷婷,吕晓东. 2017

[12]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巴麦13号的选育. 赵瑞女,吴少刚,张建成,刘畅,张汇娟,赵春芝,张悦,张宏旭,张培智,杨蕾. 2016

[13]覆膜穴播春小麦生物特性及其增产机理. 张永宏,张俊杰. 2000

[14]高海拔水浇地春小麦丰产栽培措施. 胡冬梅,王志伟. 2000

[15]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巴麦12号的选育. 杨蕾,刘畅,张建成,张汇娟,赵春芝,张培智,张宏旭. 2015

[16]春小麦灌浆速率光合速率与气象要素的关联度分析. 董建力,任贤,惠红霞,杨国华,许兴. 2001

[17]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大面积500公斤高产试验研究. 王世敬,戈敢,黄敬芳,柳伟祥,曹宏鑫,余茂兰,周银生,戴晓华,杨秀荣. 1997

[18]宁夏三种类型春小麦品种主要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董建力,任贤,惠红霞,许兴. 2001

[19]表土干旱和根信号对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郭安红,李凤民,李召祥,庞斌双,山仑. 1999

[20]高产春小麦新品种“农麦3号”选育及栽培. 李元清,崔国惠,吴晓华,于美玲,王小兵,贾忠瑞,史红飞.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