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稳产型杂交稻新品种内6优107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兴兵
作者: 周兴兵;熊洪;张林;蒋鹏;朱永川;刘茂;郭晓艺;徐富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稻;优质;选育;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20 年 02 期
页码: 222-224
摘要: 内6优107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自育恢复系泸恢107与抗稻瘟病不育系内香6A配组育成的优质、稳产型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该组合稻米品质达国标2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48.51 kg,比对照F优498增产3.35%,适应性广,耐热性强,分蘖力强,丰产稳产型好。文章根据该品种的生长特性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分类号: S511.32
- 相关文献
[1]优质杂交稻新品种永兴优香粘的选育与应用. 程朝平,叶新福,叶宁,郑向华. 2022
[2]抗旱优质杂交稻新组合皖两优1008的选育. 王士梅,方吴云,朱倩,易月明,龚存力,吴敬德,杨联松. 2023
[3]高产优质抗病杂交稻新组合优优122. 柳武革,黄德娟,符福鸿. 2000
[4]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桂两优5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梁海福,邓国富,戴高兴,周维永,陈韦韦,周萌,陈仁天,马志广,高利军. 2020
[5]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广两优931的选育. 梁世胡,李传国,李曙光,顾海永,张其文. 2013
[6]优质杂交稻“宜优嘉7”的选育. 朱雄涛,陈丹,胡蓉,陈凤泉. 2012
[7]高产优质高抗杂交稻新组合丰优428的选育. 刘振荣,廖亦龙,李传国,梁世胡,符福鸿. 2003
[8]高产优质杂交水稻Ⅱ优8006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吴伟明,曹立勇,占小登,沈希宏,陈深广,程式华. 2008
[9]感光型杂交稻泰优2328的选育与应用. 周鹏,涂诗航,郑菲艳,郑轶,董瑞霞,王洪飞,陈春霞,郑家团. 2018
[10]优质杂交稻臻优727种植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董练飞. 2017
[11]增城丝苗型优质杂交稻广8优2168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李作伟,李传国,何高,梁世胡. 2013
[12]水旱两用杂交稻新组合玉优柳旱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覃瑞德,罗同平,莫武平,沈峰杰,黄斌,梁书英,梁炜,杨慈,欧上源,赵惠丽,石志. 2013
[13]杂交中籼新组合宁香优2号的选育和应用. 赵庆勇,张亚东,陈涛,朱镇,周丽慧,姚姝,赵凌,赵春芳,梁文化,王才林. 2019
[14]杂交稻新品种赣优671的选育与应用. 陈若平,肖叶青,尤光熙,陈大洲,高代守,胡兰香,林建生,罗世友. 2019
[15]早造中早熟杂交稻新组合天优4133的选育. 周汉钦,潘大建,范芝兰,李晨,陈建酉. 2010
[16]优质粳稻新品种镇稻10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景德道,刁立平,林添资,盛生兰,胡春明,龚红兵,周义文,张继本. 2007
[17]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丰优559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姚立生,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顾来顺,王爱民,何冲霄,朱国永,任仲玲,单忠德. 2005
[18]徐旱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丁成伟,刘超,王健康,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 2008
[19]优质小麦新品种裕田麦119选育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李剑峰,吴盼盼,关西贞,李恒钊,李春香. 2019
[20]特早熟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辽棉34选育及栽培技术. 刘艳珍,曹桂艳,单莹,沈丹,王巍,闫敏,王子胜.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冬水田区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节肥技术
作者:刘茂;张林;蒋鹏;郭晓艺;郑雪彬;周兴兵;朱永川;郭长春;田绍平;徐富贤
关键词:杂交中稻;再生稻;施肥效率;复混肥;产量
-
种植密度对云南省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云麦114'产量和品质性状影响的研究
作者:田景梅;刘佳;杨晓云;李绍祥;张翠萍;张林;刘琨;朱润云;丁明亮
关键词:’云麦114’;弱筋小麦;种植密度;产量性状;品质性状;茎蘖动态
-
宜宾市高粱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研究
作者:徐麟;张林;张家豪;郭威;王钰潇;李春亮;龚永昌
关键词:高粱;大豆;种植模式;经济产值
-
江淮中部播期对夏玉米产量与灌浆特性的影响
作者:储昭康;王世济;毕健健;张林;彭晨;陈翔;武文明
关键词:播期;夏玉米;穗粒数;灌浆特性;产量
-
SAPEI在皖北夏玉米苗期涝渍监测中的适用性研究
作者:许莹;王晓东;王猛;张林;王世济;武文明
关键词:标准化前期降水蒸散指数(SAPEI);苗期涝渍指标;夏玉米;皖北地区
-
威宁自治县夏播饲用油菜生物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钟伟;王婧泽;王涛;张林;吴宇瑶;代文东
关键词:威宁自治县;饲用油菜;生物量;施氮量;品种;播期
-
豆粕菌剂与土壤调理剂混用改善衰弱杨梅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
作者:寿林飞;韩昊;张林;孔海民;李岗;戚行江;俞浙萍;任海英
关键词:杨梅(Myrica rubra);衰弱病;豆粕菌剂;土壤调理剂;营养生长;果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