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秀丽

作者: 宋秀丽;林小娟;王冰雪;靳晓燕;庞爱国;于晓波;孙士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耕作模式;土壤理化性质;玉米生长;半干旱农业区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7-15

摘要: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水土流失严重,春季玉米生长环境恶劣,为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玉米增产,研究分析深松、深松秸秆还田、深翻秸秆还田和旋耕对春季土壤理化指标和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秸秆还田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水分和>0.25mm土壤团粒结构占比。深翻秸秆还田能够显著增加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和pH。在苗期深松秸秆还田玉米根长、根条数、根干重、株高、茎粗、叶面积和植株干重最高。在拔节期深翻秸秆还田玉米根长、根条数、根干重、株高、茎粗、叶面积和植株干重最高。与旋耕相比,秋季深松秸秆还田和深翻秸秆还田玉米产量分别增加了2.8%和4.1%。苗期根条数的增加能够显著影响苗期茎粗、苗期植株干重。拔节期根长对拔节期株高影响显著。拔节期根干重与拔节期茎粗显著相关。>0.25mm团粒结构利于土壤中有效磷的积累,而pH的增加不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可以增加土壤中碱解氮、速效钾的含量。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施肥对复垦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与苗期玉米生长的影响. 张变华,靳东升,张强,郜春花,李建华,卢晋晶,籍晟煜. 2019

[2]密度与氮肥互作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夏颖,李海娜,梁运江,曹铁华,梁烜赫,许广波. 2019

[3]种植方式对宁夏银北灌区盐碱地土壤水热盐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樊丽琴,李磊,吴霞,王旭. 2020

[4]活化矿物对盐渍土改良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杜玉凤,何振全,张仙梅,盖国胜,孟繁荣,王斌. 2021

[5]精量穴播对玉米生长发育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刘玉涛,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高盼,王俊河. 2017

[6]试论土壤空隙组成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牛红红,武巍,闫孝贡,黄璜,张国辉. 2009

[7]土壤性状和玉米生长对不同耕作方式的响应. 徐莹莹,靳晓燕,庞爱国,于晓波,孙士明,王俊河,赵秀梅. 2022

[8]机械深松对苏打盐碱土盐碱特征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顾鑫,李娜,任翠梅,王丽娜,芮海英,张丽娜. 2024

[9]腐植酸尿素对玉米生长及肥料氮利用的影响. 李军,袁亮,赵秉强,李燕婷,张水勤,温延臣,李伟,林治安. 2017

[10]咸水结冰融水入渗对土壤水盐运移和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 车升国,林治安,左余宝,赵秉强. 2012

[11]腐植酸尿素对土壤氨挥发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许俊香,邹国元,孙钦平,高利娟,刘本生,李吉进. 2013

[12]不同生物刺激素对玉米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炳言,宋大利,王秀斌,赵士诚,周卫. 2023

[13]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耕作模式与施肥技术研究. 沈俊国,沈业松. 2014

[14]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耕作模式与施肥技术研究. 张荣亭,黄翊鹏,朱长华,袁圆圆,刘佳. 2013

[15]苏家屯区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应用研究. 章慧全. 2009

[16]不同耕作模式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邵珊珊,石绍河,陈维元,付亚书,姜世波,曲梦楠,陈琦. 2018

[17]耕作模式对烤烟根系生长和烟叶钾、氯含量的影响. 毛家伟,马聪,唐培培,张翔,徐敏,何雷,李亮,司贤宗,索炎炎,吴俊林. 2019

[18]生态沃土机械化耕作对两熟区土壤理化特性的短期影响. 张银平,王振伟,刁培松,杜瑞成,李洪文,姚文燕. 2018

[19]“豆—稻—菜”循环耕作模式及应用效果. 王维生,胡润芳,陈志雄,林国强. 2008

[20]不同耕作模式花生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对产量的影响. 许曼琳,迟玉成,王磊,吴菊香,许婷婷,王宝亮,王学武,刘爱娜,袁宗英.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