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地区向日葵与谷子间作的土地生产力及种间竞争力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依兵

作者: 依兵;刘金刚;宋殿秀;王德兴;赵明珠;刘晓宏;孙恩玉;崔良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向日葵与谷子间作;产量;土地当量比;种间竞争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219-2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辽宁西部阜新、朝阳旱区,以耐旱作物向日葵与谷子进行间作试验,设置向日葵与谷子单作(SCK、MCK)及2∶2、2∶4、2∶6、4∶4、4∶6行比间作7个处理,探讨向日葵与谷子间作的土地生产力、种间竞争能力及最佳间作模式.结果表明,间作下,向日葵单株籽粒产量随间作行比减小而增加(2行>4行>SCK);谷子的单穗籽粒产量随行数减少而降低(MCK>6行>4行>2行).向日葵与谷子间作具有产量和经济效益优势,朝阳地区4∶4间作优势最强,增产195.3kg/hm2,经济效益提高13.24%;2∶4间作在阜新和朝阳地区的经济效益分别提高6.53%和11.65%.阜新地区2∶4间作的土地当量比最高(1.07),朝阳地区2∶4和4∶4间作分别为1.09和1.12.实际产量损失和相对拥挤系数分析也说明2∶4和4∶4间作比单作具有更高的土地生产力.综上所述,辽西干旱地区向日葵与谷子2∶4和4∶4行比间作具有增加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优势,可以推广应用.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氮量下玉米花生间作不同玉米行对土地当量比和产量贡献的研究. 赵凤艳,张勇勇,冯晨,白伟,郑家明,蔡倩,张哲,杨宁,向午燕,孙占祥,冯良山. 2023

[2]辽西半干旱区玉米与花生间作对土地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高砚亮,孙占祥,白伟,冯良山,杨宁,蔡倩,冯晨,张哲. 2017

[3]秸秆还田对东北半干旱区玉米‖花生轮作系统土壤水热特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姚凡云,曹玉军,王虹霏,吕艳杰,刘志铭,魏雯雯,岳玉兰,王永军. 2020

[4]覆膜对玉米间作豌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李伟绮,孙建好,赵建华. 2016

[5]盐碱地玉米‖花生间作对群体覆盖和产量的影响. 南镇武,孟维伟,徐杰,王旭清,刘灵艳,林松明,高华鑫,张正. 2018

[6]间作模式对桑园土壤养分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周丽,贺兵,李冬兵,刘学锋,曹文,余世权,刘筱雪,王一. 2023

[7]间作对油菜和紫云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宋莉,韩上,席莹莹,鲁剑巍,吴礼树,曹卫东,耿明建. 2014

[8]不同带宽行比对湖北西南山区玉米/大豆套作体系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金晶,余常兵,庞静,李必钦,吕典. 2021

[9]不同作物与玉米间套作对玉米产量和生物量累积的影响. 赵建华,孙建好,陈伟,李伟绮. 2013

[10]椰子可可间作下种植密度对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赵溪竹,刘立云,王华,朱自慧,赖剑雄. 2015

[11]辽西半干旱区玉米大豆间作对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蔡倩,孙占祥,王文斌,白伟,杜桂娟,张悦,张哲,冯晨,向午燕,赵凤艳. 2022

[12]棉花/芝麻间作模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宫慧慧,张玉娟,赵军胜,李振怀,卢合全,徐士振,赵逢涛,孟庆华,董合忠. 2019

[13]辽西半干旱区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对作物干物质积累分配、产量及土地生产力的影响. 蔡倩,孙占祥,郑家明,王文斌,白伟,冯良山,杨宁,向午燕,张哲,冯晨. 2021

[14]三种豆科作物与玉米间作对玉米生产力和种间竞争的影响. 赵建华,孙建好,陈亮之. 2020

[15]单粒播种与施磷对间作花生种间竞争和生长的调控效应. 姜文洋,陈俊南,昝志曼,汪江涛,郑宾,刘领,刘娟,焦念元. 2023

[16]不同类型及品种油菜与小麦间作效应研究. 文雁成,宋文光. 1993

[17]芜菁甘蓝马铃薯间作对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韦贞伟,陈超,熊先勤,张园,李复炜. 2015

[18]水稻与慈姑间作栽培对水稻病虫害和产量的影响. 梁开明,章家恩,杨滔,罗明珠,傅玲. 2014

[19]玉米/大豆间作提高农田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安颖蔚,史书强,冯良山,张鹏. 2016

[20]向日葵和马铃薯间作模式的生产力及水分利用. 董宛麟,张立祯,于洋,苟芳,赵沛义,妥德宝,潘学标.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