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地区郁金香多年留地栽培退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艳秋

作者: 张艳秋;邢桂梅;崔玥晗;杨迪;屈连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辽宁地区;郁金香;留地栽培;退化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1001-0009

年卷期: 2021 年 008 期

页码: 71-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白梦""塞克""逃离"等15个郁金香品种为试材,以留地栽培1年植株为对照,通过对留地栽培5年植株生物学性状和种球繁育的调查,研究了多年留地栽培后不同郁金香品种的退化情况,以期为辽宁地区郁金香品种引进和种球扩繁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经过5年留地栽培,"牛津精华"未出现退化现象,开花植株数量增加了100%,株高、叶宽等5个性状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收获的种球总数为144个,周径≥11 cm的种球数量达到30个;"白梦""塞克""逃离""国王的礼物""比赛"5个品种退化程度较轻,开花植株数量减少了10%~20%,至少4个性状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普瑞斯玛""金阿波罗""撒哈拉赛车"3个品种退化较重,开花植株数量分别减少90%、80%和70%,但"金阿波罗"获得的种球总数最多,达到153个;"小黑人""阿波罗""斯纳达之爱""朱迪思""构思的印记""里约嘉年华"6个品种退化严重,其中,"小黑人"和"阿波罗"2个品种种球全部消失,其它4个品种植株矮小,无开花植株。

分类号: S682.263

  • 相关文献

[1]辽宁地区粳稻品种抗稻瘟病基因Pita的等位基因类型及其功能研究. 马作斌,王丽丽,顾爽,付亮,王昌华,张丽颖,郑文静. 2018

[2]辽宁地区玉米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房圣东. 2019

[3]辽宁枣树适栽品种及抗寒栽培技术. 陈涛,聂洪超,孙万河,张玉君. 2008

[4]辽宁地区樗蚕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育技术研究. 杜占军,陈凤林,王建业. 2010

[5]大白菜新品种辽白十号. 王鑫,王永成. 2005

[6]辽宁地区日光温室草莓高效栽培技术. 马跃,刘爱群,滕龙,杨光. 2020

[7]新冠肺炎疫情对辽宁地区豁眼鹅产业的影响及建议. 李喆,张凯. 2020

[8]辽宁地区现代温室蝴蝶兰催花技术. 潘百涛,刘晓宏. 2009

[9]辽宁地区绿豆高产栽培技术. 蒋兆宏,葛维德. 2012

[10]熊蜂授粉技术在辽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中应用探析. 王秀雪,方伟. 2021

[11]西瓜新品种奉甜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张家旺,何明,刘石磊,吕艳玲,张丽丽,刘威. 2024

[12]郁金香标准化栽培专家系统应用开发. 张海清,杨宝祝,赵梁军. 2002

[13]郁金香下延球与根系生态生物学特性研究. 戴忠良,肖笃志,程争鸣. 2015

[14]定植密度对连云港地区日光温室切花郁金香外观品质的影响. 陈卫平,李刚,陈亚茹,朱朋波,赵统利,罗卫红. 2009

[15]南昌地区郁金香栽培模式研究. 宋小民,廖元柱,陈萍,李宝光,钱璐,陶秀花. 2016

[16]江西南昌郁金香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宋小民,廖元柱,陈萍,熊文华,肖小勇. 2013

[17]温室“切花郁金香+白菜+鸡”高效轮作种养模式技术规程. 朱朋波,柳丽,孙桂乐,赵统利,邵小斌,刘兴满,汤雪燕,孙明伟. 2012

[18]不同覆盖处理对切花郁金香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赵统利,朱朋波,邵小斌. 2007

[19]低温处理时间对郁金香生物学性状及种球繁殖的影响. 张艳秋,邢桂梅,崔玥晗,代勇,杨迪,屈连伟. 2019

[20]郁金香品种狂人诗在日光温室内叶片的光合作用. 赵统利,朱朋波,邵小斌,李玉娟,陈发棣.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