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玉米新品种黑科玉17在黑龙江省北部的适应性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海军

作者: 陈海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黑科玉17;黑龙江北部;适应性

期刊名称: 大麦与谷类科学

ISSN: 1673-6486

年卷期: 2023 年 40 卷 002 期

页码: 34-37

摘要: 玉米品种黑科玉17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于2013年选育而成,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玉米专业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210157.2022年分别在北安、爱辉、嫩江、鹤山、尖山、克山做该玉米品种的适应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品种黑科玉17在6个不同地点植株高度变幅为259~269 cm,穗位高变幅为77~86 cm,空秆率变幅为1.6%~5.4%,穗长变幅为19.3~22.2 cm,穗粗变幅为4.9~5.6 cm,秃尖长变幅为0.8~3.2 cm,穗行数变幅为14.0~15.4行,行粒数变幅为37.00~43.00粒,百粒质量变幅为31.6~35.7 g,出籽率变幅为75.6%~79.8%,产量变幅为9 082.5~12 608.6 kg/hm2.该品种不同农艺性状及产量在6个不同地点综合表现均以克山县表现最好,植株茎秆强度、抗病性均较好,在各点均没有发生倒伏.该品种适合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和第四积温带上限种植.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北部大豆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生育期组的精细鉴定. 贾鸿昌,梁昕,鹿文成,张雷,武婷婷,宋雯雯,孙石,张立军,闫洪睿,郭儒东,陈应志,李宝华,吴存祥,韩天富. 2023

[2]基于AMMI模型的区域试验玉米新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评价. 陈浪,覃成,罗希榕,英敏,杨恩琼. 2011

[3]河南省中低产田玉米新品种适应性筛选研究. 黄璐,刘京宝,夏来坤,赵霞,胡青妞. 2010

[4]甘肃省玉米育种问题与对策探讨. 李志明,寇思荣,何海军,周玉乾,刘忠祥,王晓娟. 2010

[5]不同玉米品种在晋北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李洪,王瑞军,王彧超,杨志斌,李联梅. 2018

[6]11个普通玉米品种在浙中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陈晓龙,朱正梅. 2021

[7]优质玉米新品种辽单8705选育. 刘晓丽,邵帅,贾钰莹,孙成韬,于佳霖,张书萍. 2021

[8]黑龙江半湿润区宜机收早熟玉米品种筛选. 姜宇博,钱春荣,姜宇鹏,于洋,宫秀杰,郝玉波,李梁,吕国依. 2020

[9]十二个极早熟玉米杂交种在我国北部高寒区的适应性鉴定分析. 陈海军. 2017

[10]穿梭育种对玉米适应性选育的实践. 段运平,王河成,石红卫. 1997

[11]不同玉米基因型缺锌胁迫适应性研究. 赵同科,曹云者,马丽敏,孙祖琰,王运华. 2000

[12]玉米新品种衡单6272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 岳海旺,卜俊周,陈淑萍,吕德智,谢俊良,彭海成. 2012

[13]玉米新品种辽单588的选育. 王国宏,邵帅,石清琢,刘晓丽,王金君,孙成韬,周存立,王延波. 2017

[14]云南省玉米育种现状及研究方向. 陈洪梅,段智利,黄云霄,杨荣芬. 2003

[15]对两个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群体的适应性混合选择研究——Ⅰ.开花期性状的直接选择响应. 张世煌,石德权,徐家舜,杨引福,康继伟,汪黎明. 1995

[16]对选育环境反应迟钝型玉米品种的思考. 丰光,景希强,李妍妍,曹祖波,黄长玲. 2011

[17]苏玉29在福建省生态区的适应性表现. 王志纯,廖长见,滕振勇. 2013

[18]玉米新品种适应性“四级梯次鉴定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卜俊周,岳海旺,彭海成,陈淑萍,魏建伟,谢俊良. 2017

[19]适应玉米生产的溶磷真菌筛选及其应用. 龚明波,范丙全,金振国,魏国才,王洪媛. 2010

[20]玉米品种陇单339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 王晓娟.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