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食者对长额象鼻溞形态及种群密度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曾平平

作者: 曾平平;李毅超;于国欣;张清靖;曲疆奇;刘青

作者机构: 辽宁省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长额象鼻溞;近邻剑水蚤;形态可塑性;种群密度;信息素

期刊名称: 水产科学

ISSN: 1003-1111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475-4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在捕食者诱导下长额象鼻溞的表型形态及种群密度变化,使用近邻剑水蚤作为捕食者,长额象鼻溞作为被捕食者,设滤液组(信息素)和接触组(物理刺激)2个处理组,分析不同处理对长额象鼻溞种群数量、个体大小、钩角型占比及各形态特征的绝对长度和相对长度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长额象鼻溞的种群密度在接触组中略微降低(P>0.05),但在滤液组显著上升(P<0.05),较对照组增加了25.06%。2种处理下长额象鼻溞的形态均有一定变化,但近邻剑水蚤物理刺激更易使长额象鼻溞发生表型形态改变。接触组中小个体(体长300~<400μm)和大个体(体长≥400μm)等级的长额象鼻溞体长、体高、第一触角长和壳刺长的绝对长度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长(P<0.05)。接触组中第一触角和壳刺的相对长度增长极显著(P<0.01),而滤液组中差异不显著(P>0.05)。接触组中钩角型个体占比有所降低,但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近邻剑水蚤物理刺激更易诱导长额象鼻溞发生形态变异,但种群密度变化在信息素诱导下更显著,该结果可为水域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数据参考。

分类号: Q958.8

  • 相关文献

[1]密云水库长额象鼻溞的种群动态研究. 高梦婵,李治,张清靖,曲疆奇,李毅超,刘青. 2018

[2]不同粒径聚苯乙烯微球对长额象鼻溞的毒性效应. 于国欣,邵旭东,曾平平,张清靖,曲疆奇,刘青. 2023

[3]短穗兔耳草克隆生长对高寒草甸土壤营养库衰退的响应. 孙涛,王彦龙,施建军,赵景学,尚占环. 2010

[4]AM真菌对草原生态系统中宿主植物与草食动物互作的调控. 陈牧,王晓娟,豆存艳,孙向伟,林双双,罗巧玉,金樑. 2012

[5]三种锦鸡儿属植物的克隆生长特性及其植被恢复意义. 赵晓英,任继周. 2005

[6]5种入侵植物补偿反应及其形态可塑性比较. 申时才,徐高峰,李天林,张付斗,张玉华. 2012

[7]B型烟粉虱不同寄主种群伪蛹形态的可塑性比较. 方华,褚栋,丛斌,王斌,张友军. 2008

[8]蓟马信息素研究及应用进展. 李晓维,章金明,张治军,王丽坤,吕要斌. 2019

[9]桃蛀螟信息素的合成. 刘钦胜,李磊,张作山,李金涛,王滢秀,江忠萍. 2019

[10]为害葡萄的金龟子类害虫信息素及其在防控技术中的应用. 马罡,张博,马春森. 2019

[11]上海浦东环城绿带斜纹夜蛾的发生和信息素测报技术应用初探. 徐岭,吴时英,李文辉,吴梅,邓建宇,王焱. 2006

[12]香蕉象甲信息化合物及其在香蕉象甲(Cosmopolites sordidus)防治中的应用. 李嘉. 2012

[13]信息素迷向法防治不套袋苹果园的梨小食心虫. 翟浩,陈汝,薛晓敏,王金政. 2017

[14]0.24g/条梨小食心虫信息素缓释剂防治桃树梨小食心虫试验. 李晓军,张勇,王涛,亓彬,范昆. 2009

[15]信息素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研究进展. 孔维娜,赵飞,李捷. 2007

[16]母牛不同发情阶段睡液化合物的比较分析. 董智豪,时玉新,郭冠华,原开敏,修豪宇,汪超,白俊艳,王栋. 2023

[17]诱食信息素对日本鳗鲡的诱食效果研究. 唐丽花,王广军,余德光,谢骏. 2009

[18]昆虫信息化合物. 高景林,赵冬香. 2005

[19]不同朝向、挂置高度和信息素对黄、蓝色板诱捕茶园主要害虫的影响. 谢枫,金玲莉,涂娟,胡拥军,乐美旺,刘艳南. 2016

[20]B交配型位点基因对杏鲍菇极性的鉴定. 马康,刘宇,许峰,王守现,赵爽.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