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山药黑斑病病原菌的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帅
作者: 张河庆;吴婕;李洪浩;席亚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山药黑斑病;病原鉴定;附球菌属;rpb2序列分析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9 年 02 期
页码: 68-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鉴定引起山药茎蔓黑斑病的病原菌,本研究利用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和基于rpb2基因序列分析进行分类鉴定,并初步测定其寄主范围。结果显示:分离的2株病原菌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3.9~5.1)μm×(1.8~2.7)μm,产孢细胞瓶梗形,分生孢子器近圆形或梨形,无刚毛,具孔口,有时孔口延长形成乳突,NaOH颜色反应呈阳性,参考Phoma鉴定手册,可将其划分到section Peyronellaea。将供试菌的rpb2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其与GenBank中的Epicoccum latusicollum具有最高的同源性,支持率为97%,结合形态学特征可将其鉴定为E.latusicollum,该菌经人工接种后也能侵染番茄、辣椒和花菜幼苗。
分类号: S436.32
- 相关文献
[1]甘肃高寒阴湿区豌豆根腐镰刀菌种群及致病性研究. 刘小娟,侯思雯,杨晓明,李敏权. 2012
[2]火龙果黑腐病病原鉴定与ITS序列分析. 郑伟,王彬,彭丽娟,李兴忠. 2014
[3]韭菜黄叶病病原细菌的鉴定. 黄思良,陆少峰. 2006
[4]安顺市烟草主要病毒病病原鉴定. 张崑,胡宁贵,王修林,张海,左锐. 2010
[5]大青枣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长学特性研究. 谢玲. 2002
[6]河南省玉米茎基腐病主要病原菌鉴定及主栽玉米品种的抗性分析. 范志业,崔小伟,施艳,陈琦,刘迪,侯艳红,李世民,闫海霞,袁刘正. 2014
[7]苜蓿根腐病的病原分离、鉴定与杀菌剂毒力测定. 阮柳,马占鸿,刘振宇,秦丰,王海光. 2016
[8]枇杷灰斑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王莉爽,陈小均,耿坤,张斌,胡吉峰,杨学辉. 2011
[9]安徽铜陵白姜姜瘟病病原鉴定. 胡洪涛,朱志刚,闵勇,杨自文,黄大野,姚经武,杨妮娜,龙同,程贤亮. 2016
[10]贵州马铃薯炭疽病的诊断及病原鉴定. 蒋颖,吴石平,陈小均. 2016
[11]草莓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对12种杀菌剂的毒力测定. 杨敬辉,陈宏州,肖婷,吴祥,吉沐祥,庄义庆. 2015
[12]水稻恶苗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毒力测定. 陈宏州,杨红福,姚克兵,束兆林,周华飞,庄义庆. 2018
[13]款冬花根腐病的发病情况与病原鉴定. 张爱香,马海莲,李雪萍,仝在利,李世东,王晓涛. 2011
[14]紫花苜蓿根腐病原菌——拟枝孢镰刀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潘龙其,张丽,杨成德,袁庆华,王瑜,苗丽宏. 2015
[15]马铃薯青枯病病原的鉴定. 郑雪坳,宋波涛,谭晓丹,陈惠兰. 2014
[16]款冬花枯萎病的病原分离鉴定. 刘会清,张爱香,马海莲,李雪萍,仝在利,李世东. 2010
[17]三七根腐病病原鉴定及药剂防治研究. 骆平西,许毅涛,王拱辰,陈鸿逵. 1991
[18]树莓炭疽病病原菌鉴定. 戴启东,李广旭,杨华,张广仁,张秉宇. 2013
[19]天津地区草坪腐霉枯萎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孙淑琴,刘水芳,杨秀荣. 2009
[20]鸢尾丝囊霉(Aphanomyces iridis)引起的烟草漂浮苗根腐病的初步报道. 李小杰,李淑君,李成军,胡亚静,康业斌,邱睿,陈奇园,白静科,陈玉国.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广元市曾家山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作者:黎莉;张涛;牟文平;徐志勇;苗明军;张河庆;侯春霞;孙学琴;范秀华
关键词:高山蔬菜;高质量;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
蚕豆锈病致病机制及抗性策略研究进展
作者:张志林;席亚东;项超;刘荣;李祥;宗绪晓;杨涛
关键词:蚕豆锈病;抗性机制;遗传育种;病害综合防治
-
西南高山(原)莴笋化肥农药减施生产技术
作者:张泽锦;李家慧;张河庆;喻华;唐丽;梁颖
关键词:西南地区;高山(原)莴笋;化肥农药
-
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稻水象甲生物酶活性及田间发育动态的影响
作者:杨春林;胡强;李洪浩;席亚东
关键词:稻水象甲;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生物酶活性;解毒酶抑制剂;发育动态
-
四川辣椒炭疽病菌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研究
作者:张河庆;宋占峰;韩帅;吴婕;苗明军;席亚东;乔昕
关键词:辣椒;炭疽病;杀菌剂;毒力
-
哈茨木霉β-葡聚糖酶诱导、纯化及对黄瓜幼苗的促生防病作用
作者:杨春林;李洪浩;胡强;席亚东
关键词:哈茨木霉;β-葡聚糖酶;分离纯化;黄瓜幼苗;生防作用
-
哈茨木霉UN-2β-葡聚糖酶诱导及对水稻纹枯病的抑菌防病作用
作者:杨春林;席亚东;胡强;李洪浩
关键词:哈茨木霉;β-葡聚糖酶;诱导条件;水稻纹枯病;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