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寒农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月梅
作者: 李月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青海;退耕还林(草);土壤有机碳;轻组有机碳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0 年 11 卷 10 期
页码: 233-2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利用有机碳密度分组法,研究了青海省高寒农区退耕还林(草)前后4种土地利用方式(农田、人工林、林草间作、原生样地)下的土壤总有机碳、轻组含量和轻组有机碳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林草间作>原生样地>人工林>农田,林草间作与人工林、农田2组样地间差异显著(P<0.05);土壤轻组有机碳由高到低依次为原生样地>林草间作>人工林>农田,原生样地与人工林和农田间差异显著(P<0.05);比较轻组含量,其序列依次为原生样地>林草间作>人工林>农田。原生样地的开垦会导致土壤总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的下降,而农田退耕为林草间作和人工林后有利于土壤固碳能力的增加。
分类号: S153.6
- 相关文献
[1]青海高寒农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研究(英文). 李月梅. 2010
[2]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李月梅,曹广民,徐仁海. 2008
[3]对甘肃退耕还林(草)与粮食可持续生产的认识. 刘润萍. 2004
[4]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草)实施现状及后续产业发展对策. 蔡进军,季波,董立国,王月玲,许浩. 2008
[5]引黄灌溉影响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及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 董林林,张海东,于东升,杨飞霞,史学正. 2018
[6]土壤活性有机质(碳)的内涵和现代分析方法概述. 王晶,解宏图,朱平,李晓云. 2003
[7]长期不同施肥管理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库特征的影响. 廖敏,彭英,陈义,谢晓梅,吴春艳,唐旭,刘玉学,杨生茂. 2011
[8]垦殖对新疆绿洲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徐万里,唐光木,盛建东,梁智,周勃,朱敏. 2010
[9]海南人工林地、人工草地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和轻组碳含量初探. 林晓东,漆智平,唐树梅,孟磊. 2012
[10]耕作对黄土高原和北美大草原三种典型农业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武天云,Jeff J.Schoenau,李凤民,钱佩源,Sukhadev S.Malhi. 2003
[11]填闲作物还田方式对烟田土壤轻重组有机碳的影响. 宋艳丹,韩会阁,王孟孟,徐文正,李建华,刘巧真,阎海涛,王典,吴照辉. 2024
[12]青海省防治荒漠化成就与展望. 张登山. 2000
[13]青海沙珠玉高寒地区风沙土地基本性状的研究. 张登山,冯立孝. 1998
[14]几种优良野生地被植物的引种驯化试验研究. 刘小利. 2006
[15]青海高原马铃薯特色产业现状及发展措施. 纳添仓. 2011
[16]青海地产核桃优良单株选择研究. 魏海斌,刘小利,顾文毅. 2012
[17]青海近年来发现的鞘蛾科新记录简介(鳞翅目:鞘蛾科). 贾辉,杨丽萍,刘小利. 2001
[18]青海地方核桃ISSR-PCR反应体系建立及优化. 刘宝尧,刘小利,魏海斌,顾文毅. 2016
[19]青海蚕豆象的发生与防治. 董亮. 2011
[20]青海沙西藏沙棘资源. 刘素英,王宁.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青藏高原耕地生态资产质量时空动态
作者:刘文敏;胡国铮;李月梅;高清竹;干珠扎布;乌日罕;余沛东;李铭杰
关键词:青藏高原;耕地生态资产质量;评价方法;时空变化
-
秸秆与氮肥配施下土壤碳库周转和稳定性研究进展
作者:张月;宋明丹;李月梅
关键词:秸秆还田;配施氮肥;碳库周转;碳库稳定性
-
格尔木设施农田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综合评价
作者:祁彦兴;宋明丹;袁艳梅;李月梅;魏有海;李智;李占录;曾纪勇;樊梁栋;李祥
关键词:设施农业;土壤肥力;主成分分析;土壤养分综合评价指数;格尔木市
-
青藏高原东部设施农业区土壤肥力演变和氮磷淋失风险特征
作者:宋明丹;李月梅;塔林葛娃;李凤桐
关键词:氮素;磷素;淋失;临界值;风险评价;设施农业;土壤肥力
-
设施农业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于中阳;李月梅
关键词:设施农业;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
-
青海高原东部设施农业区土壤氮素时空累积及淋失风险评价
作者:李本措;塔林葛娃;李月梅;李凤桐
关键词:青海高原;设施农业区;硝态氮;种植年限;风险等级
-
互助县设施蔬菜施肥现状调查研究
作者:李本措;李月梅;塔林葛娃
关键词:施肥现状;主栽蔬菜;青海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