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椒凤爪中解脂耶氏酵母的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海虹

作者: 吴海虹;王新新;刘芳;诸永志;卞欢;王道营;耿志明;张牧焓;徐为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泡椒凤爪;解脂耶氏酵母;26S rDNA基因;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1673-9078

年卷期: 2014 年 11 期

页码: 84-88+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本研究对涨袋泡椒凤爪产品中的主要腐败菌及其生长特性进行了分析。采用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筛选出主要的污染菌群,通过美兰染色镜检对细胞形态进行检测,利用26S rDNA D1/D2区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采取ERIC-RAPD技术对分离菌株的分子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最后对优势菌株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涨袋产品中共分离出40株酵母菌,分别编号为PJ1~PJ40,镜检发现所有菌株的细胞形态相同,均为椭圆形。经分子鉴定发现所分离菌株都为解脂耶氏酵母,且为两个基因分型,说明解脂耶氏酵母是该产品中的一种优势腐败菌,且污染源不同。同时,研究发现解脂耶氏酵母PJ1的最适生长pH值为4.5、最适生长温度为25℃、并且NaCl浓度的升高对该菌的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分类号: TS251.1

  • 相关文献

[1]引入新型异戊二烯醇利用途径促进解脂耶氏酵母中β-胡萝卜素的合成. 朱航志,蒋珊,陈丹,刘鹏阳,万霞. 2021

[2]脱脂蚕蛹水解液中Fe~(3+)和Zn~(2+)对解脂耶氏酵母油脂合成的调控作用. 史馨怡,徐晓慧,金传琪,刘曦,盛晟. 2016

[3]解脂耶氏酵母中羽扇豆醇合成途径的构建与调控. 万晓宇,刘振,毛相朝. 2021

[4]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ATCC30162脂肪酶基因Yllip1和Yllip2的结构及表达特征. 游灵杰,叶蕴瑶,王丹,戴妮杰,龚阳敏. 2019

[5]辐照剂量对泡椒凤爪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廖李,邓敏,丁安子,石柳,李新,乔宇. 2019

[6]山药醇提物对泡椒凤爪贮藏期间蛋白质与脂肪氧化的影响. 廖李,董良珍,汪兰,石柳,丁安子,李新,吴文锦,乔宇. 2019

[7]泡椒凤爪微生物污染来源及辐照杀菌效果的研究. 邹朝晖,彭玲,李文革,程薇. 2012

[8]辐照对泡椒凤爪在货架期中的营养品质的影响. 李淑荣,冯敏,李澧,周林燕,杨萍,易建勇,王德宁,顾贵强,朱佳廷. 2013

[9]辐照对泡椒凤爪感官品质的影响. 高美须,李淑荣,裴颖,邓文敏,姜秀杰,陈勋,黄敏,陈浩,王志东. 2010

[10]芙蓉鲫(芙蓉鲤♀×红鲫♂)及其原始亲本间的遗传关系. 王金龙,刘臻,李传武,王冬武,曾国清,鲁双庆. 2010

[11]引物对甘薯品种聚类分析结果的影响. 孙勇,马代夫,谢逸萍,蒋继宏,陈凤美. 2003

[12]RAPD技术及其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杨瑞环,哈玉洁,王全. 1999

[13]大蒜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杨正安,韩曙,丁玉梅,朱海山,张宏,王丰榆. 2006

[14]苦叶七种质资源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樊冬丽,牛西午,马小军,肖小河,鄢丹,廖庆文. 2006

[15]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群体结构的研究. 侯峰,孙文姬,冯洁,牟永柯. 2001

[16]小菜蛾对溴氰菊酯抗药性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程罗根,陈之浩,李凤良,李忠英,韩招久. 2003

[17]双孢蘑菇颜色基因分子标记的初步筛选. 蔡志欣,陈美元,廖剑华,李洪荣,郭仲杰,蔡丹凤,王泽生. 2014

[18]黑龙江省大豆菌核病菌核盘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董利东,王金生,李文滨,吴俊江,范素杰,徐鹏飞,张淑珍. 2015

[19]灵芝生产用种的亲缘关系研究. 赵明文,陈明杰,王南,梁婉琪,尚晓冬,王晨光,曹哲民,张大兵,潘迎捷. 2003

[20]棉铃虫性染色体两种分子标记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牛宝龙,翁宏飚,何丽华,沈卫锋,孟智启.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