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唑酮种子包衣对冬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芽抗逆因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淑

作者: 袁会珠;闫晓静;杨代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三唑酮;苯醚甲环唑;种子包衣;萌发安全性;抗逆因子

期刊名称: 农药学学报

ISSN: 1008-7303

年卷期: 2014 年 16 卷 01 期

页码: 14-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评价三唑酮种子包衣对冬小麦种子萌发的安全性,以苯醚甲环唑为对照药剂,研究了不同包衣剂量三唑酮对周麦22和铭贤169小麦种子发芽及周麦22抗逆相关生化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周麦22和铭贤169小麦种子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和发芽率均与三唑酮包衣剂量呈负相关,且符合指数方程Y=A+B×e(-x/k),但铭贤169种子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和发芽率对三唑酮剂量变化更敏感;三唑酮种子包衣能引起小麦幼芽体内赤霉素(gibberellins,GAs)含量降低和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含量升高,且GAs含量下降程度和ABA水平升高程度均随三唑酮包衣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从理论上解释了三唑酮可对小麦种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与包衣剂量相关的原因。但通过对幼芽相关抗逆因子的研究表明,三唑酮包衣有利于新长成幼芽中叶绿素含量、根系呼吸速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α-淀粉酶活性的增加以及细胞膜通透性降低,说明三唑酮包衣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新长出幼芽抗逆性的增加。相比之下,苯醚甲环唑对小麦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比三唑酮小,且更有利于幼芽抗逆性增加。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三唑酮与苯醚甲环唑种子包衣对小麦幼苗抗冻性能研究. 袁会珠,闫晓静,杨代斌. 2013

[2]低温胁迫下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种子包衣对玉米种子出苗和幼苗的影响. 杨代斌,袁会珠,闫晓静,齐淑华. 2009

[3]几种三唑类杀菌剂对小麦白粉菌室内毒力比较. 闫晓静,袁会珠. 2010

[4]三唑酮和苯醚甲环唑种子处理对小麦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许月,高圆圆,杨代斌,袁会珠. 2013

[5]黔中地区抗旱育苗技术. 肖厚军,夏锦慧,邓英. 2004

[6]油菜种子包衣处理效果的初步研究. 陆长婴,吴文娟. 2003

[7]防蚜种衣剂对燕麦生长的影响及增产效果. 刘永刚,张海英,赵桂琴,郭建国,郭满库,胡凯军,贺春贵. 2011

[8]壳聚糖包衣剂对黄瓜和辣椒种子发芽及幼苗素质的影响. 隋雪燕,周泽琳,张文清,金鑫荣,李明,李守义. 2002

[9]31.9%吡虫啉·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河南省主播小麦生长的影响. 苏旺苍,郝红丹,徐洪乐,孙兰兰,周蒲,吴仁海,薛飞. 2019

[10]氟吡菌酰胺不同施药方式对水稻拟禾本科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袁涛,叶姗,黄文坤,李忠彩,丁中. 2018

[11]7种杀虫剂包衣对菜心种子安全性及保护作用评价. 胡珍娣,刘明津,李振宇,尹飞,陈焕瑜,包华理,冯夏. 2017

[12]10%精甲霜灵·戊唑醇·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刘伟. 2021

[13]宁南山区燕麦蚜虫及红叶病防治效果研究. 陈彩锦,吴娟,尚继红,王颖,马建华,金学平. 2019

[14]6%精甲霜灵·咯菌腈·嘧菌酯FSC不同施药方法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 王巍巍,王义生,李莉,栾丽,刘煜财. 2020

[15]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种衣剂的筛选及全生育期防控效果. 纪莉景,王亚娇,栗秋生,李聪聪,肖颖,孙梦伟,孔令晓. 2020

[16]浸种专用型水稻种衣剂对水稻秧苗生长及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刘西莉,李健强,刘鹏飞,王锋,张龙,罗军,李小林,朱建军,浦恩堂,张松. 2000

[17]包衣技术对谷种贮藏期水分和活力的影响. 智慧,刁现民,李顺国,段胜军,陈洪斌. 2005

[18]小型花生种子包衣设备包衣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魏海,赵武云,胡志超,谢焕雄,王海鸥,刘敏基. 2014

[19]不同药剂拌种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刘显元. 2011

[20]“适乐时”种子包衣对杂交稻种子的应用效果评价. 刘雪源,蒋宏华.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