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氮量对间作体系木薯、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志华

作者: 张志华;林洪鑫;袁展汽;肖运萍;汪瑞清;吕丰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木薯;间作;花生;氮肥;产量;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热带农业科学

ISSN: 1009-2196

年卷期: 2024 年 44 卷 002 期

页码: 1-8

摘要: 为明确木薯不同施氮量对间作体系木薯、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木薯品种'华南 8 号'、花生品种'粤油 256'为试验材料,在木薯间作花生种植模式下,设置 5 个木薯施氮水平(0、90、135、180、225 kg/hm2),共 5 个处理,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间作体系木薯、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木薯间作花生模式下,随着木薯施氮量的增加,木薯和花生的产量均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均以木薯施氮量 135 kg/hm2(N135)产量最高,分别为木薯鲜薯 23.86 t/hm2 和花生荚果 2 027.5 kg/hm2,较N0 分别增加了 17.9%和 23.9%,所有处理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N0 相比,N135 处理下木薯单株生物产量、株高、茎粗、薯数均表现为增加,花生单穴生物产量、百果重、百仁重也均表现为增加趋势;木薯间作花生模式下,木薯增施氮肥,花生饱果期的叶面积指数在 3.72~4.64,表现为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透光率在 7.09%~11.73%,其变化趋势与叶面积指数相反,表现为随施氮量增加呈下降趋势;木薯与花生间作的总产值和经济效益均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均以木薯施氮量 135 kg/hm2最高,与木薯不施氮肥相比,二者间作总产值和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 4 514.9 元/hm2 和 3 634.4 元/hm2,产投比表现为N135 最高,达 3.80,较N0 增加了 0.19,其余处理则表现为下降,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木薯间作花生模式下,木薯增施氮肥可增加木薯、花生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改善木薯、花生的农艺性状,且在木薯施氮量为 135 kg/hm2 时,木薯和花生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均达到最高.

分类号: S533

  • 相关文献

[1]木薯/花生间作对花生光合性能、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韩全辉,黄洁,刘子凡,罗春芳,魏艳. 2014

[2]种茎行向及芽向对间作木薯和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罗春芳,魏云霞,欧珍贵,黄洁,徐海强,杨龙. 2017

[3]木薯/花生间作体系中木薯行距配置对薯块产量的影响. 韩全辉,魏云霞,黄洁. 2017

[4]木薯与花生间作对产量和养分的影响. 徐海强,黄洁,魏云霞,李天. 2018

[5]木薯花生间作模式养分吸收与利用优势的比较. 刘子凡,苏必孟,黄洁,魏云霞,张婷婷. 2019

[6]鲜食糯玉米与花生间作的主要性状及经济效益分析. . 2019

[7]施氮和木薯–花生间作对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林洪鑫,潘晓华,袁展汽,肖运萍,刘仁根,汪瑞清,吕丰娟. 2018

[8]木薯/大豆间作行距对作物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劳承英,黄渝岚,李艳英,周佳,周灵芝,韦本辉,李素平,申章佑. 2023

[9]不同间作方式对共生期木薯-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英文). 林洪鑫,袁展汽,刘仁根,肖运萍,汪瑞清,吕丰娟,王子君. 2016

[10]间作花生对木薯碳氮代谢产物及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钟瑞春,揭红科,刘超,王泽平,韩柱强,蒋菁,贺梁琼,李忠,唐荣华. 2011

[11]武鸣县木薯间作花生、大豆的高产高效模式. 韦小贞,尹成和,李兆贵,韦艳春,马汉宝,许晓芳,黄柏玲,黄洁. 2011

[12]木薯/花生间作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徐海强,黄洁,刘子凡,魏云霞,苏必孟,李天. 2016

[13]施氮和木薯-花生间作对木薯养分积累和系统养分利用的影响. 林洪鑫,潘晓华,袁展汽,肖运萍,刘仁根,汪瑞清,吕丰娟. 2018

[14]华南9号食用木薯间作花生、玉米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黄洁,魏云霞,刘丽娟,韦卓文,张洁. 2022

[15]不同隔根方式下木薯与花生间作的竞争力分析. 刘子凡,刘治,黄洁,魏云霞. 2021

[16]木薯花生间作的品种筛选及高效栽培模式. 钟瑞春,蒋菁,熊发前,贺梁琼,李忠,韩柱强,黄志鹏,唐荣华. 2015

[17]木薯/花生间作对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钟瑞春,蒋菁,熊发前,贺梁琼. 2015

[18]木薯和花生间作模式下2种作物光合与干物质积累特性. 陈晨,刘子凡,黄洁,魏云霞,苏必孟. 2022

[19]不同带幅对宽厢宽带玉米间作花生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韦思梅,韦应红,王万平,李翠生,胡廷会,吕建伟,马天进,李正强. 2016

[20]不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何志刚,汪仁,王秀娟,娄春荣,李波,牛世伟.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