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玉米穗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优势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华

作者: 孙华;郭宁;石洁;张海剑;马红霞;刘树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穗腐病;拟轮枝镰孢;遗传多样性;基因交流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2017 年 47 卷 05 期

页码: 577-5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阐明海南省玉米穗腐病病原菌的种类,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83份病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最终获得12种病原菌,包括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亚粘团镰孢(F.subglutinans)、木贼镰孢(F.equiseti)、新知镰孢(F.andiyazi)、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拟康宁木霉(T.koningiopsis)、卵孢木霉(T.ovalisporum)、喙刚毛球腔菌(Exserohilum rostratum)、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 maydis)、草酸青霉(Penicillium oxalicum)和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其中,拟轮枝镰孢分离频率占65.06%,为优势种。以拟轮枝镰孢的EF-1α、histone 3和β-tubulin基因序列为基础进行多基因家系分析,以明确海南省与内陆部分省份不同菌株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海南省内菌株之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且海南省和内陆省份菌株之间存在高频率的基因交流。

分类号: S435.131.4

  • 相关文献

[1]一种用玉米拟轮枝镰孢穗腐病病粒制备接种体的简易方法. 孙静,谢淑娜,李保叶,钱蕾,茹艳艳,刘桂珍,郝俊杰. 2023

[2]玉米穗腐病致病禾谷镰孢复合种的遗传多样性、致病力与毒素化学型分析. 王宝宝,郭成,孙素丽,夏玉生,朱振东,段灿星. 2020

[3]禾谷镰孢复合种毒素化学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马红霞,孙华,郭宁,张海剑,石洁,常佳迎. 2018

[4]甘肃不同地理种群桃蚜的遗传相似性. 刘永刚,漆永红,李惠霞,郭满库,吕和平,张俊莲,贺春贵. 2010

[5]不同抗性水平棉铃虫地理种群的基因交流对抗性演化的影响. 郭予元. 1997

[6]西藏黑斑原两个野生群体的形态差异. 潘瑛子,刘海平,朱挺兵. 2019

[7]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穗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孙华,张海剑,郭宁,石洁,陈丹,马红霞. 2017

[8]拟轮枝镰孢荧光标记与侵染结构观察. 哈丹丹,郑红霞,张振昊,竺利红,刘浩,王教瑜,周雷. 2023

[9]两种甘蔗梢腐病病原分子检测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李婕,李银煳,普家荣,张荣跃,单红丽,李文凤,王晓燕,普金安,黄应昆. 2022

[10]拟轮枝镰孢ATMT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分析. 孙华,马红霞,丁梦军,李坡,石洁,刘树森. 2019

[11]玉米穗腐病样本中温和镰孢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孙华,李坡,郭宁,石洁,张家齐,张海剑. 2020

[12]山东省玉米穗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优势种的系统发育分析. 丁梦军,杨扬,孙华,马红霞,刘树森,石洁. 2019

[13]玉米穗腐病抗性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胡颖雄,刘玉博,王慧,靳林朋,林凤,张学才,郑洪建. 2021

[14]培养条件及杀菌剂对玉米穗腐病菌可可毛色二孢生长的影响. 刘树森,胡清玉,杨扬,李坡,马红霞,石洁. 2018

[15]MB和CMC液体培养基对禾谷镰孢产孢水平的影响. 毕亚琪,王禹贺,罗泗川,郭瑞佳,王晶,蒋辅燕. 2020

[16]玉米自交系对轮枝镰孢菌穗腐病的抗性评价. 崔丽娜,章振羽,张小飞,李荣进,陈耕,李晓. 2017

[17]河北省玉米穗腐病病原菌鉴定及潜在产伏马毒素镰孢菌系统发育分析. 孙华,丁梦军,张家齐,石洁,郭宁,李坡. 2019

[18]河北省玉米穗腐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治建议. 张海剑,索相敏. 2016

[19]玉米种质资源的抗穗腐病鉴定. 李爱军,李洪,董红芬,赵长明,阎晓光. 2012

[20]玉米抗镰刀菌穗腐病接种方法及抗病资源筛选研究. 王丽娟,徐秀德,刘志恒,董怀玉,姜钰,张明会.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