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萁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春梅
作者: 杨春梅;屈云慧;汪国鲜;单芹丽;吴丽芳;阮继伟;蒋海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芒萁;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孢子体诱导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6 年 29 卷 12 期
页码: 2955-29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孢子为外植体对芒萁进行组织培养。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孢子萌发和孢子体进行诱导。结果表明,孢子体萌发阶段最适培养基组合是1/2MS培养基+30 g/L蔗糖+7 g/L琼脂,pH值5.8~6.0;原叶体增殖阶段,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2MS+NAA 1.0 mg/L+6·BA 1.5 mg/L+蔗糖30 g/L+琼脂7g/L;孢子体的诱导最适培养基组合是1/2MS培养基+NAA 0.1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
分类号: S682.35
- 相关文献
[1]玉簪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周青,任旭琴,俞建飞,汪国莲,孙玉东. 2005
[2]树莓组培快繁及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杨艳敏,袁兴福,魏永祥,王兴东,魏鑫,王莉,张舵. 2012
[3]苹果矮化砧木组织培养及脱病毒技术. 杨艳敏,魏永祥,刘成,张舵,王兴东,刘友春. 2016
[4]糯米香茶快繁技术研究. 张翠玲,文慧婷. 2009
[5]耐盐彩叶杜梨茎尖繁育影响因素研究. 王莹,唐季云,李玉娟,谈峰,郭聪,李敏. 2019
[6]黄花菜外植体初代培养比较及快繁技术研究. 蔡宣梅,郭文杰,张洁,方少忠. 2020
[7]‘灿烂’蓝莓组培与快繁技术. 陶俊锋,李叶芳,宋杰,关文灵. 2014
[8]‘甜蜜蓝宝石’葡萄组培技术研究. 周闰,杨亚,骆夏辉,刘跃荣,彭丁文,刘伟,申超峰,徐严. 2023
[9]豆梨低玻璃化组培快繁技术. 李晓刚,王宏伟,杨青松,蔺经,王中华,盛宝龙,李慧,王宏,常有宏. 2012
[10]沙梨新品种苏翠1号组培快繁体系研究. 蔺经,李晓刚,李慧,杨青松,王中华,常有宏. 2014
[11]山新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刘文萍,韩玉琴,南相日,朱财. 2005
[12]海沃德猕猴桃带芽茎段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于红梅,赵密珍,钱亚明,王静,夏谨,庞夫花. 2014
[13]观赏凤梨组培快繁技术研究进展. 何铁光,黄如葵,方峰. 2010
[14]柠檬香茅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鞠玉栋,吴维坚,杨敏,郑菲艳,李珊珊,邱珊莲,林霜霜,郑开斌. 2016
[15]宁玉草莓茎尖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夏瑾,赵密珍,孟宪凤. 2014
[16]艳凤梨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文慧婷,张翠玲. 2007
[17]滇黄精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 张智慧,马聪吉,王丽,王家金,刘大会. 2018
[18]引进国外蓝莓品种的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 茨韦特科夫·约旦,赵燕丽,王春,董宣,杨帆. 2011
[19]花旗马铃薯品种茎尖脱毒与快繁技术. 王芳,黄坚,严成其,庞万幅,程晔,金黎平. 2017
[20]优良豆科牧草百脉根一次性生根成苗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侯学瑛,钟妙娥,何穗华,吴燕民,卢运明,张占路,濮冶民,郑平.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九溪镇草莓种植水平评价指标探析及生产建议
作者:黄晓霞;赵凡;王淑兰;张继;刘英;段永华;阮继伟;张钟
关键词:草莓;种植水平;评价指标;生产
-
基于流式细胞术对不同倍性草莓基因组大小的测定
作者:万红;桂大萍;汪骞;袁艺;杨建华;阮继伟;陶磅
关键词:草莓;流式细胞术;基因组大小
-
云南9种常见菊科杂草叶片性状研究
作者:浦艳飞;宋起萱;汪国鲜;杨春梅;吴丽芳;余蓉培;王继华
关键词:菊科杂草;叶片性状;化学计量特征;叶绿素荧光参数
-
建设世界作物园、保护未被充分利用作物
作者:陶大云;陈秀华;李林;杨雅云;屈云慧;杨芳;罗雁婕;万红辉;李立池;李露
关键词:世界作物园;未被充分利用作物;可持续发展;诺亚方舟;气候变化;食物安全
-
不同酚羟基数目羟基苯甲酸的复合对壳聚糖膜性能的影响
作者:杨林杰;周闯;杨子明;王超;何祖宇;刘运浩;于丽娟;屈云慧;李普旺
关键词:壳聚糖;羟基苯甲酸;复合膜;性能
-
香根草组织培养基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优化研究
作者:单芹丽;屈云慧;汪国鲜;吴丽芳;方洪兵;杨春梅
关键词:植物生长调节剂;香根草;组织培养;优化应用
-
基于转录组序列的非洲菊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作者:卢珍红;原晓龙;李绅崇;单芹丽;王毅
关键词:非洲菊;转录组;密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