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含硫氨基酸相关酶基因发掘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邱红梅

作者: 邱红梅;郝文媛;高淑芹;马晓萍;郑宇宏;孟凡凡;范旭红;王洋;王跃强;王曙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含硫氨基酸;合成途径;酶基因;生物信息学

期刊名称: 遗传

ISSN: 0253-9772

年卷期: 2014 年 36 卷 09 期

页码: 934-9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豆(Glycine max)含硫氨基酸合成途径中的酶基因是含硫氨基酸组分的重要调控基因,发掘相关酶基因对高含硫氨基酸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大豆物理与遗传整合图谱,通过BioMercator2.1将113个含硫氨基酸合成途径酶基因及33个控制含硫氨基酸含量的QTL整合到遗传图谱Consensus Map 4.0上,依据酶基因位点与QTL的一致性以及QTL的效应值,初步筛选到16个与含硫氨基酸合成相关的候选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候选基因进行拷贝数、SNP、表达谱等分析,鉴定到12个相关酶基因,分别位于D1a、M、A2、K和G等8个连锁群上。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些基因所在QTL可解释含硫氨基酸遗传变异的6.0%~38.5%,其中9个基因的间接效应值超过10%。12个相关酶基因参与含硫氨基酸代谢的重要途径,且多在子叶、花中高丰度表达,存在丰富的SNP。这些基因可作为候选基因进行功能标记开发,将为大豆分子设计育种奠定基础。

分类号: Q943.2

  • 相关文献

[1]利用EST数据克隆大豆天冬氨酸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 于妍,姜威,唐敬仙,刘春燕,刘迎雪,陈立君,陈庆山,胡国华. 2009

[2]基于元分析的大豆含硫氨基酸相关基因挖掘与信息学分析. 邱红梅,厉志,于妍,高淑芹,马晓萍,郑宇宏,孟凡凡,侯云龙,王跃强. 2015

[3]植物维生素E合成酶基因克隆及其逆境生理研究进展. 张一弓,张丽静,傅华. 2009

[4]葫芦科作物果实糖积累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王曼曼,屈淑平,李俊星,吴廷全,黄河勋,钟玉娟. 2019

[5]干旱和盐胁迫条件下枣树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ZjGPX)的差异表达及功能分析. 肖蓉. 2016

[6]高等植物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王紫璇,李佳佳,于旭东,蔡泽坪,罗佳佳,徐芷蕙. 2021

[7]水稻籽粒灌浆充实研究进展. 林泽川,戴高兴,曹立勇. 2013

[8]番茄红素代谢及分子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豆峻岭,刘文革. 2013

[9]大豆GmGLRs基因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崔晓霞,赵硕,郭书巧,束红梅,何晓兰,倪万潮,巩元勇,刘来华. 2019

[10]大豆GmCBL7-2生物信息学及非生物胁迫表达分析. 陈炯辛,张军,马婷婷,李铭杨,于海伟,李珊珊,兰红宇,翟莹. 2022

[11]大豆GmNF-YA8的生物信息学及盐胁迫表达分析. 李铭杨,张军,翟莹,何佳琦,邱爽,于海伟,陈炯辛,马婷婷. 2022

[12]大豆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邱丽娟,王昌陵,周国安,陈受宜,常汝镇. 2007

[13]大豆GmABCG40基因的功能预测及表达分析. 李悦,张宇航,李冬梅,王涛,陈薇,王珣,李永光,李文滨. 2017

[14]大豆GmCOL4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张清哲,马锦花,陈新建,傅永福. 2010

[15]大豆干旱响应GRAS基因筛选及GmGRAS27的生物信息学和逆境表达分析. 刘薇,张彦威,王玉斌,李伟,徐冉,王彩洁,张礼凤. 2022

[16]大豆GmCOL8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马锦花,张清哲,陈新建,傅永福. 2010

[17]大豆TIFY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非生物胁迫表达研究. 王好让,童飞,李思梦,晋彤彤,齐玉军,徐泽俊,邢兴华,王幸. 2024

[18]大豆GmNIC1基因克隆及非生物胁迫应答分析. 张琦,刘兴宇,任馨原,刘雅心,隋京芮,严红静,赵晓菊,徐杰飞. 2024

[19]生源性湖泛水体主要含硫致臭物及其产生机制. 卢信,刘成,尹洪斌,范成新. 2015

[20]黄淮海地区主栽夏大豆品种品质研究. 陈相艳,李伟,戴海英,张礼凤.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