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野生稻早抽穗基因OsEHD8的鉴定与进化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鄢柳慧
作者: 鄢柳慧;钟琦;马增凤;韦敏益;刘驰;秦媛媛;周小龙;黄大辉;卢颖萍;秦钢;张月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抽穗期;DTH8/Ghd8;BSA-seq;进化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4 年 014 期
页码: 2703-27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抽穗期是影响水稻(Oryza sativa L.)区域适应性和产量的关键性状。鉴定早抽穗期基因对于丰富和完善水稻抽穗期调控网络,为品种适应性改良提供重要信息。【方法】以早抽穗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L33和晚抽穗的受体亲本93-11为研究材料,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分析;构建2个极早抽穗和极晚抽穗的DNA混合池;对其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和BSA-Seq分析定位抽穗期关联的区域,开发该区域内InDel标记进行精细定位,对定位区间进行基因预测和候选基因分析,确定LOC_Os08g07740为目标候选基因;随后对该基因进行克隆和等位基因分析。此外,还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LOC_Os08g07740上下游约40 kb范围内的基因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该基因在Indica、Japonica和O. rufipogon 3个水稻亚群间的遗传和系统进化关系。【结果】在南宁自然长日照和自然短日照条件下,CL33的抽穗期均比受体亲本93-11短20—25 d;此外,在自然长日照条件下,CL33植株除了穗长变短和每穗粒数减少之外,其他农艺性状与93-11无显著差异。遗传分析表明,CL33早抽穗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该基因被精细定位于水稻第8染色体短臂PSM8-6与PSM8-8标记间约100 kb区间内,该区域内有15个预测的候选基因。其中,ORF13(LOC_Os08g07740)与已知抽穗期基因DTH8/Ghd8等位;通过对ORF13基因的测序及序列比对,该基因全长888 bp,无内含子,编码295个氨基酸;与受体亲本93-11相比,CL33中的LOC_Os08g07740在第535—536位碱基和第820—821位碱基之间分别有6 bp的插入和9 bp的缺失,导致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改变。因此,确定其为目标候选基因,暂命名为Os EHD8。进化分析表明,LOC_Os08g07740内,相较于O. rufipogon,Indica和Japonica的遗传多样性显著下降,其中,Indica减少了62.53%,Japonica减少了53.76%,而Indica和Japonica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该基因共有13个单倍型,其中Hap_2单倍型可能是3个亚群共同的祖先,不同的单倍型可能由于地理隔离或环境差异被分别固定在Indica和Japonica亚群内,以上结果表明,LOC_Os08g07740在3个亚群中经历了定向选择。【结论】Os EHD8是DTH8/Ghd8的功能性等位基因,在自然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均促进水稻提前抽穗。此外,携带Os EHD8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L33在自然长日照条件下,除了穗长变短和每穗粒数减少之外,其他农艺性状与受体亲本93-11均无显著差异。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抽穗期高温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 郑建初,张彬,陈留根,杜群,秦永生,宋健,张卫建. 2005
[2]水稻籼粳亚种间F1抽期与RFLPs关系的初步研究. 赵明富,徐才国. 1999
[3]不同温光条件下水稻抽穗期QTL的定位与分析. 王军,朱金燕,周勇,杨杰,范方军,李文奇,王芳权,仲维功,梁国华. 2016
[4]水稻抽穗期控制候选基因的SNP/InDel多态性分析. 闫双勇,谭振波,刘学军,苏京平,马忠友,孙林静,卢百关. 2005
[5]水稻抽穗期的光周期调控分子基础研究进展. 魏鑫,曹立荣,杨庆文,曾汉来. 2010
[6]水稻抽穗期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和生物学功能分析. 郑康乐. 2005
[7]杂交水稻恢复系“HR195”抽穗期的优势表现及基因效应分析. 李耘,况浩池,杨乾华,刘国民,刘明. 1997
[8]4引物分子标记鉴定水稻高光效基因型hd3aKasa. 常远,吴苏亭,杨毅荣,张禹函,秦冠男. 2020
[9]水稻抽穗期的光周期调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王红波,董华林,郑兴飞,殷得所,查中萍,胡建林,游艾青,周黎,徐得泽. 2020
[10]水稻显性感光抑制基因Su-E1(t)的定位及遗传分析. 周振玲,孙志广,徐卫平,徐艳,杨波,刘艳,王宝祥,江玲,徐大勇. 2020
[11]水稻RZ54/南京11 F_2群体抽穗期QTL分析. 李纯,王超龙,陈赛华,郑天慧,鲁健,崔松,刘宗凯,陈亮明,江玲,周时荣,万建民. 2018
[12]通过生育期基因型选择避免稻瘟病抗性与结实率的遗传累赘. 刘文强,樊叶杨,陈洁,施勇烽,吴建利. 2008
[13]水稻抽穗期遗传与分子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胡时开,苏岩,叶卫军,郭龙彪. 2012
[14]杂交水稻恢复系桂99的抽穗期基因及其效应分析. 张祥喜,周开蓉,汤洁,王凤兰,罗林广,万建民. 2006
[15]甬优12抽穗动态调查及稻曲病预防适期研究. 饶汉宗,罗华池,施通武,李阳,黄世文. 2019
[16]水稻籼粳亚种间F_1抽穗期与RFLPs关系的初步研究. 赵明富,徐才国,胡如英,杨聚宝,谢华安. 1999
[17]一个水稻类树稻突变体(leafy head 3)基因的精细定位. 吴立文,姜华,胡江,胡兴明,高振宇,曾大力,朱观林,董国军,钱前,郭龙彪. 2009
[18]基于CSSL的水稻抽穗期QTL定位及遗传分析. 张亚东,朱镇,赵凌,林静,陈涛,朱文银,王才林. 2010
[19]基于元分析的水稻抽穗期QTL图谱整合研究. 李修平,马文东,张献国,苗百更,李佳美,张斯琦. 2017
[20]水稻茎秆螺旋突变体ts-ta的鉴定及其遗传分析. 汪得凯,傅亚萍,胡国成,斯华敏,孙宗修.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2021年广西稻瘟病菌致病性分化及其无毒基因分析
作者:颜群;岑贞陆;农倩;李焜华;张月雄;韦丽丽;晏卫红;韦善富
关键词:稻瘟病菌;致病性;无毒基因;出现频率;广西
-
不同新鲜度酿造用大米挥发性成分分析
作者:白艳龙;邵雅芳;周小龙;王晓娟;邱然
关键词:大米;新鲜度;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香型优质稻新品种'桂野香占'
作者:韦敏益;黄大辉;张月雄;马增凤;罗同平;秦钢;刘驰;李振经
关键词:桂野香占;香味;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育种
-
优质香稻品种柳农丝苗的选育与应用
作者:卢颖萍;韦荣维;苏小茴;黄斌;覃瑞德;向花香;鄢柳慧
关键词:柳农丝苗;常规稻;香稻;优质高产
-
米粉加工型专用稻新品种柳丰莉占
作者:卢颖萍;韦荣维;苏小茴;黄斌;覃瑞德;向花香;鄢柳慧
关键词:柳丰莉占;常规稻;米粉专用稻;高直链淀粉含量
-
脱贫村农业科技传播中的受众态度、需求及应用研究——以广西玉林市兴业县卖酒镇、洛阳镇为例
作者:关妮纳;秦媛媛
关键词:农业科技传播;受众;兴业县
-
基于QTL-Seq的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QTL定位
作者:韦敏益;马增凤;黄大辉;秦媛媛;刘驰;卢颖萍;罗同平;李振经;张月雄;秦钢
关键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QTL-Seq;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