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紫云英还田与化肥配施对土壤团聚体中黏粒矿物组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坤

作者: 谢坤;陈雨露;耿明建;聂军;鲁艳红;廖育林;黄丽

作者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湖南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紫云英还田;化肥;土壤团聚体;黏粒矿物;颗粒

期刊名称: 矿物学报

ISSN: 1000-4734

年卷期: 2024 年 44 卷 001 期

页码: 143-1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湖南南县长期紫云英-双季稻轮作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单施紫云英(MV)、单施化肥(F100)和紫云英配施全量化肥(MV+F100)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大团聚体(>250 μm)、小团聚体(53~250 μm)、粉黏粒(2~53μm)及<2 μm团聚体的黏粒组分(100~2000、25~100 nm)中矿物的类型、含量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各粒级团聚体黏粒组分中的矿物组成相似,主要以伊利石和高岭石为主,包含少量蛭石和1.4 nm过渡矿物.MV和MV+F100处理中,相比于<2μm团聚体,大团聚体、小团聚体及粉黏粒中100~2000 nm组分高岭石含量有所降低,蛭石含量增加.与MV相比,MV+F100处理明显增加了<2 μm团聚体颗粒中伊利石的相对含量,以及各粒级团聚体颗粒中蛭石的相对含量.随着各团聚体黏粒组分由100~2000 nm减小至25~100 nm,黏粒矿物的类型减少,伊利石的相对含量显著提高,高岭石含量降低且结晶度变差.与F100相比,MV+F100处理中各粒级团聚体100~2000 nm颗粒的硅铝率明显降低,出现脱硅富铝化现象.

分类号: P579%S153.6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肥对黄泥田土壤团聚体中氮素积累和有机氮组成的影响. 王飞,李清华,何春梅,游燕玲,黄毅斌. 2023

[2]紫云英与化肥减施对土壤颗粒中黏粒矿物组成与转化的影响. 黄雷,成莉娟,陈雨露,耿明建,聂军,鲁艳红,廖育林,黄丽. 2024

[3]利用甜高粱秸秆厌氧发酵制氢的研究. 刘旭,马春红,及增发,何晓棣,吴哲,侯升林,王立安,贾银锁. 2013

[4]土壤有机碳分类与测定方法的研究概述. 赵林林,吴志祥,孙瑞,杨川,符庆茂,谭正洪. 2021

[5]柠条颗粒饲料开发利用技术研究. 温学飞,王峰,黎玉琼,郭永忠,左忠. 2005

[6]颗粒粒径和粒谱对县浮剂贮存物理稳定性影响研究. 袁会珠. 2001

[7]引黄畦灌田间水沙分布规律. 姚欣,李金山,黄修桥,孙秀路. 2016

[8]柠条、沙柳颗粒饲料对小尾寒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吕宗浩,王金全,乔增强,李信福,刘杰. 2021

[9]有机替代对农田土壤肥力及氮磷流失的影响. 张康宁,俞巧钢,叶静,马军伟,符建荣. 2019

[10]紫云英还田与化肥减量配施对稻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功能的影响. 张济世,刘春增,郑春风,张琳,张香凝,吕玉虎,曹卫东,张玉亭. 2023

[11]多年紫云英还田对稻田杂草种子库密度及多样性的影响. 唐杉,王允青,张智,吴立蒙,黄俊,曹卫东. 2016

[12]化肥减量配合紫云英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陈静蕊,秦文婧,王少先,夏文建,刘光荣,曹卫东,吕伟,徐昌旭,刘佳. 2019

[13]紫云英与稻草还田替代部分化肥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谢雪,鲁艳红,廖育林,聂军,张江林,孙玉桃,曹卫东,高雅洁. 2023

[14]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水稻生长及磷素利用的影响. 张济世,刘春增,吕玉虎,王守刚,曹卫东,张玉亭. 2022

[15]安徽单季稻区紫云英翻压的氮肥替代效应. 卜容燕,韩上,李敏,程文龙,胡润,郑仁兵,王慧,唐杉,高嵩涓,曹卫东,武际. 2022

[16]紫云英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 唐杉,王允青,赵决建,张智,吴立蒙,曹卫东. 2015

[17]长期紫云英还田与化肥配施下水稻土团聚体中铁氧化物的演变规律. 谢坤,耿明建,聂军,鲁艳红,廖育林,黄丽. 2023

[18]紫云英还田下氮肥减施对桂南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蒙炎成,唐红琴,李忠义,蒲俊宇,钟菊新,董文斌,韦彩会,莫永诚,汤海玲,何铁光. 2022

[19]稻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功能对化肥减量配施紫云英还田的响应. 刘春增,张琳,丁丽,张香凝,郑春风,张成兰,吕玉虎,曹卫东,张济世,张玉亭. 2023

[20]覆膜对谷子农艺性状、产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张野,王显瑞,赵禹凯,李书田,赵敏.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