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高寒地区玉米引种试验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费永红

作者: 韦德斌;劳叙;钟维;向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寒地区;玉米;引种试验

期刊名称: 农业与技术

ISSN: 1671-962X

年卷期: 2017 年 14 期

页码: 38+47

摘要: 结合百色市高寒地区气候特点,从陕西引进陕单622等9个普通玉米品种,以迪卡007为对照,进行品种适应性测定并予以评价。结果表明:陕单618、农科大55、大唐150与对照迪卡007差异不显著,其他6个品种与对照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结合生育期表现及抗性表现来看,陕单618、农科大55、大唐150这3个品种的产量及抗性均表现较好,丰产性高,可以在类似凌云县地理环境的高寒山区全面推广;陕单622产量表现较好,但穗长较低,适度推广;其他品种需进一步试验种植。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高寒地区优良牧草引种试验研究. 买买提.克玉木,贾广寿,买买江.阿吉,冰德艳. 2005

[2]高寒地区低温胁迫条件下化学调控对玉米生理变化的影响. 郭志强,侯立白,赵明,张保明,董志强. 2008

[3]高寒地区不同密度下玉米通透栽培与常规栽培比较研究. 杨广东,高焕勇. 2013

[4]寒地玉米“大双覆”高产机理及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赵作民. 1997

[5]基因诱导剂(778)在贵州高寒地区玉米上的应用. 曹文才,肖桂兰,李裕荣. 2001

[6]6个玉米新品种在定西旱作农业区的引种初报. 席旭东,常宏,车卓,包巧玲,李小东,马明生. 2019

[7]10个玉米新品种在庄浪县川旱地的引种试验初报. 张继红,康恩祥. 2014

[8]从引进试验看新疆春播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 卢保红,贾晓军,侯有良,张小伟,张广峰,吴新明,魏荣业,杜如珊,钟改荣. 2016

[9]中国玉米杂交种在贝宁引种试验表现. 张伟东,周应军,郑德波,翟广谦. 2015

[10]高寒地区不同施肥量和密度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马福荣,张永成,田丰,张凤军. 2011

[11]种植密度对粒用芸豆的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 杨广东,张亚芝,魏淑红,王强,孟宪欣. 2012

[12]西藏高寒退化草地短期恢复后的抗牧性能研究. 徐雅梅,仝淑萍,关法春,苗彦军,余成群,蔡翠萍. 2019

[13]高寒地区苜蓿人工草地建植技术. 张文浩,侯龙鱼,杨杰,宋世环,毛小涛,张强强,白文明,潘庆民,周青平. 2018

[14]高寒地区密度对中粒芸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杨广东,王强,孟宪欣,韩冰,郑巍. 2013

[15]高寒地区野生蒲公英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繁殖技术研究. 高淑敏,李洁. 2011

[16]高寒地区垂穗披碱草优异种质资源筛选. 陈鸿洋,傅华,黄德君,周鸿进. 2013

[17]高寒地区一年生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动态及光能转化效率. 陈功,张自和,胡自治. 2003

[18]高寒地区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种间竞争效应分析. 林慧龙,董世魁. 2003

[19]西部高寒地区草业面临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张自和,郭正刚,吴素琴. 2002

[20]高寒地区两份垂穗披碱草材料饲用品质的比较. 刘立,傅华,陈鸿洋,黄德君,周鸿进.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