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通量测序的二长棘鲷微卫星标记开发与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兵

作者: 杨兵;林琳;李纯厚;徐姗楠;刘永;肖雅元;陈作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二长棘鲷;微卫星;高通量测序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15 年 11 卷 04 期

页码: 116-1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对二长棘鲷(Parargyrops edita)基因组进行高通量随机测序,从测序结果中搜索微卫星位点,根据搜索结果设计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引物,并根据PCR产物质量对引物进行筛选,使用一个二长棘鲷野生群体对通过筛选的微卫星标记的种群遗传学特征进行评价。结果共获得二长棘鲷基因组拼接序列0.12Gbp,从中搜索得到侧翼长度≥250 bp的微卫星序列292条。根据微卫星序列搜索结果设计PCR引物40对,共有15对引物通过了筛选。标记种群遗传学评价的结果显示,表观等位基因数(A)分布范围为2~16,平均为6.93;表观杂合度(HO)分布范围为0.268~0.979,平均为0.568;期望杂合度(HE)分布范围为0.300~0.914,平均为0.640。经Bonferroni校正后,除3个标记外,其余标记等位基因频率均符合"哈迪-温伯格"(Hardy-Weinberg)平衡预期。连锁不平衡检测表明各位点间无连锁不平衡现象。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假眼小绿叶蝉微卫星位点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李倩,陈学新,韩宝瑜. 2016

[2]基于转录组数据的印度谷螟微卫星位点分析. 唐培安,陶冶心,薛昊,袁明龙. 2017

[3]基于EPR模型的北部湾二长棘鲷渔业管理研究. 王学锋,冯波,侯刚,代春桃. 2011

[4]基于长度贝叶斯生物量法估算北部湾二长棘鲷种群参数. 王雪辉,邱永松,杜飞雁,孙典荣,王跃中. 2020

[5]北部湾二长棘鲷的生态分布. 陈作志,邱永松. 2005

[6]用RAPD技术探讨5种鲷科鱼类的亲缘关系. 杨慧荣,江世贵. 2006

[7]荷包红鲤与德国镜鲤正反杂交组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池喜峰,贾智英,李池陶,石连玉. 2010

[8]贵州地方黄牛品种遗传分化的分子评估. 杨红文,韩勇,刘镜,肖礼华,粟朝芝. 2016

[9]微卫星标记对4个贵州地方牛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杨红文,韩勇,刘镜,肖礼华,粟朝芝. 2016

[10]舟山近海棘头梅童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微卫星DNA分析. 林能锋,苏永全,丁少雄,王军. 2011

[11]牙鲆回交、全同胞近交及其亲本家系的微卫星研究. 王磊,陈松林,田永胜,邓寒. 2011

[12]优质细毛羊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刘桂芬,张恩平,田可川,黄锡霞,张亚妮. 2004

[13]大菱鲆4个引进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 侯仕营,马爱军,王新安,黄智慧,薛宝贵,杨志,曲江波. 2011

[14]芙蓉鲫(芙蓉鲤♀×红鲫♂)及其原始亲本间的遗传关系. 王金龙,刘臻,李传武,王冬武,曾国清,鲁双庆. 2010

[15]利用微卫星分析家禽的遗传多样性. 韩雪,粟朝芝,朱丽莉,顾永芬,陶宇航. 2015

[16]5个红鳍东方鲀养殖群体微卫星DNA遗传多态性分析. 陆丽君,马爱军,王新安,岳亮,孟雪松,翟介明,谭林涛,侯仕营. 2013

[17]草原红牛微卫星DNA多态性的研究. 李向阳,张嘉保,赵玉民,胡成华. 2004

[18]4个贵州乌骨鸡群体遗传关系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伍革民,张继,唐继高. 2018

[19]贵州5个地方猪品种微卫星标记的遗传多样性. 陈祥,丁玫,许厚强,尚以顺,胡家炘,龙威海,冯文武. 2015

[20]利用微卫星PCR分析普安乌骨鸡的遗传结构. 唐继高,朱丽莉,李洪曙,王清颖,韩雁雁.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