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成分育种”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钱前

作者: 钱前;熊振民;闵绍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米成分育种;利用价值;遗传分析;育种应用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1995 年 02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米成分育种”是当前世界发展迅猛的一种新型水稻育种战略,在经典的水稻育种追求高产、优质、多抗、早熟基础上,“米成分育种”更加注重稻米经济价值的提高,其明显特征在于根据不同的利用目的来决定改良何种稻米成分,以适应特定的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该文综述了目前已经发现的诸如直链淀粉、脂质、多糖、蛋白质等各种籽粒成分突变的利用价值、遗传分析及育种应用现状,并且讨论了稻米走向市场经济的我国水稻育种界可采取的相应研究策略。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玉米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与育种应用. 石明亮,孙权星,陈小晖,彭长俊,程玉静,陈国清,薛林,陆虎华,黄小兰,郝德荣,冒宇翔,胡加如,谭河林,洪德林. 2012

[2]近等基因系构建及其在育种中应用综述. 张红,王超楠,黄志银,李梅,闻凤英,刘晓晖,张斌. 2018

[3]山西谷子地方品种表型鉴定与应用分析. 王海岗,秦慧彬,温琪汾,乔治军,穆志新. 2021

[4]航天诱变技术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 张福彦,张建伟,程仲杰,陈晓杰,齐红志,杨保安,范家霖,崔龙. 2019

[5]湖南水稻种质资源创制及辐射诱变育种应用成效. 易卫平,杨震,谢洪科,庞伯良,张跃龙,王芊. 2015

[6]超级杂交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程式华,庄杰云,曹立勇. 2009

[7]水稻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定和育种利用. 叶卫军,胡时开,李媛媛,马伯军,郭龙彪. 2013

[8]野生稻资源研究与育种应用进展. 吴爽,李晓兵,王守海,王德正,孙传清. 2010

[9]绿色广适性优质稻品种的系谱分析及育种应用研究. 赵雷,周少川,王重荣,李宏,黄道强,王志东,周德贵,陈宜波,吴玉坤. 2018

[10]长胚芽鞘小麦种质资源及育种应用研究进展. 宁东贤,赵玉坤,杨秀丽,张定一,马岗. 2016

[11]小麦新品种蜀麦126的选育及其基因资源发掘利用. 马孝玲,黄林,贺靖舒,伍碧华. 2022

[12]SSR和SNP标记在荔枝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刘伟,蒋侬辉,袁沛元,邱燕萍,凡超,杨晓燕,向旭. 2017

[13]玉米应用核心种质的构建与应用. 李永祥,李会勇,扈光辉,刘旭洋,李春辉,张登峰,黎裕,王天宇. 2023

[14]绿色广适性优质稻品种的系谱分析及育种应用研究. 赵雷,周少川,王重荣,李宏,黄道强,王志东,周德贵,陈宜波,吴玉坤. 2018

[15]转iaaM高衣分棉花种质IF1-1杂种优势分析及育种应用. 刘存敬,江振兴,张建宏,唐丽媛,张素君,田海燕,李兴河,师树新,崔瑞敏,张香云. 2016

[16]偃麦草属分子标记开发研究进展. 朱艳,畅志坚,张晓军,李欣,詹海仙,郭慧娟,乔麟轶. 2017

[17]羽衣甘蓝双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 韩硕,郭宁,张月云,宗梅,王桂香,刘凡. 2018

[18]黄淮海大豆优异种质齐黄1号的育种应用. 徐冉,时传娥,张礼凤,王彩洁,聂翠琴,李建和. 2004

[19]豆科植物种子大小性状相关基因及其研究进展. 王明晓,黄怀玲,赵传志,樊守金,王兴军,夏晗. 2021

[20]兰州核不育小麦突变体的遗传研究及其应用. 刘忠祥,周宽基,王世红.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