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指标成分比较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枸杞子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嘉

作者: 何嘉;卢有媛;谢明霞;孙海霞;王涛;薛佳慧;郝万亮;王汉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枸杞子;宁夏枸杞;品质评价;糖类;氨基酸类;核苷和碱基

期刊名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ISSN: 1005-9903

年卷期: 2023 年 29 卷 024 期

页码: 177-1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配施不同微生物菌剂后枸杞子中多类型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揭示微生物菌剂对枸杞子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宁杞7号为实验材料,通过配施培元和新特锐(TP组)、哈茨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BW组)、根无忧(MT组)和菌益多(JYD组)4种微生物菌剂,以不施微生物菌剂为空白组(CK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HPLC-MS/MS)测定枸杞子中总酚、总黄酮、糖类、氨基酸、核苷和碱基、甜菜碱等成分含量,运用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等方法分析微生物菌剂对枸杞子品质的影响.结果:微生物菌剂对枸杞子中不同的化学成分影响不同,总酚含量以TP组最高,与CK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黄酮含量以BW组最高,TP组次之;多糖和糖醛酸含量均以JYD组最高;与CK组比较,TP组和BW组甜菜碱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测定的23种氨基酸中,大部分氨基酸在JYD组最低,MT组最高;核苷碱基则在MT组和BW组含量较高.基于测定的45种化学成分可以明显区分不同处理组枸杞子.PLS-DA显示,各处理组主要的差异成分为多糖、葡萄糖、果糖、甜菜碱、糖醛酸、天冬酰胺、蔗糖、苏氨酸、总黄酮、丙氨酸和总酚等.基于主要差异成分的PCA综合评分结果显示,各处理组枸杞子化学成分综合得分为BW组>TP组>MT组>CK组>JYD组.结论:配施微生物菌剂BW、TP和MT可以促进枸杞子品质提升,配施JYD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多糖和糖醛酸的积累,但对枸杞子品质的整体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可为枸杞子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分类号: R22%R28%R931%O657

  • 相关文献

[1]水分胁迫对枸杞子总黄酮的影响. 郑国保,朱金霞,张源沛,郭生虎,孔德杰. 2010

[2]油莎豆茎豆形成相关代谢物挖掘及通路富集分析. 郭晓阳,腊贵晓,许欣然,余彦鸽,代丹丹,李彦鹏,王艳红,郭红霞,杨铁钢. 2024

[3]HPLC-DAD法对不同生长年限瓦布贝母10种核苷和碱基含量的测定(英文). 潘峰,吴卫,董品利,胡博,官玲亮,舒玲. 2017

[4]关于中药指纹图谱用于枸杞子质量控制的探讨. 严奉坤,许兴. 2007

[5]枸杞的高产栽培技术(上). 张勇. 2003

[6]枸杞子药材生产区划研究. 王汉卿,王庆,马玲,丁锐,狄天云,安巍,张小波,王英华. 2016

[7]熟化枸杞子的加工工艺及功能特性. 胡云峰,陈君然,胡晗艳,李宁宁,阎瑞香. 2017

[8]电子鼻技术区分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间不同处理方法的枸杞子研究. 崔治家,夏鹏飞,张启立,郑莹莹,黄玉龙,刘峰林,晋玲,马毅,王振恒. 2019

[9]枸杞子中甜菜碱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和提取方法的优化. 黄钰馨,马玲,李苗,郑国保,马小荣. 2020

[10]枸杞子微波热风联合干燥技术研究. 钟成义,肖宏儒,秦广明. 2010

[11]比色法测定枸杞子中甜菜碱含量的研究. 吴燕,王晓菁,刘元柏. 2011

[12]不同种类糖对冷冻黄桃丁冻结曲线和热特性的影响. 刘春菊,王海鸥,牛丽影,张钟元,江宁,李大婧,崔莉,刘春泉. 2017

[13]越冬期不同阶段二点委夜蛾越冬幼虫耐寒性变化. 张天涛,白树雄,何康来,王振营. 2014

[14]饲料中非蛋白能量物质对鱼类的影响. 付正祎,顾志峰,马振华,陈旭. 2020

[15]水稻灌浆期穗颈瘟发生对产量及茎节代谢产物的影响. 潘争艳,刘博,蒋洪波,姚继攀,白元俊,徐正进. 2020

[16]五种糖类对犬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研究. 孙玲伟,戴建军,吴彩凤,张树山,张德福. 2020

[17]不同糖类对绿茶饮料风味稳定性的影响. 汪洁琼,杨悦,叶青青,汪芳,曾亮,戴前颖,许勇泉,尹军峰. 2019

[18]易被毛皮动物养殖者忽视的营养素-水. 李忠宽,李红. 2019

[19]蜂蜜的掺假识别研究进展. 万伟杰,李瑞丽,昌晓宇,刘清兰,赖艳,温显利. 2017

[20]几种糖类物质对蠋蝽取食行为选择和繁殖力的影响. 王曼姿,张长华,易忠经,杨在友,刘晨曦,张礼生,王孟卿,陈红印.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