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根瘤菌共生固氮乙炔还原活体测定方法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常从云
作者: 常从云;孙克用;李奇真;杨孟佩;卢增辉;戴蜀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根瘤菌;共生固氮;乙炔还原活体方法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1989 年 04 期
页码: 357-367
摘要: 本文选用克拉克结瘤与不结瘤等位基因系大豆为实验材料,对乙炔还原活体测定盆栽大豆共生固氮方法进行研究。测定了不同生育阶段盆栽大豆共生固氮量,并将乙炔还原活体测定方法与总氮差值法、乙炔还原离体测定方法和同位素稀释各方法相比较。经三年实验表明,乙炔还原活体测定共生固氮的方法是快速、灵敏、简便、可靠的。所测共生固氮值极显著,高于乙炔还原离体方法估测值;与同位素稀释各方法相比较,鼓粒以前,乙炔还原活体方法测定共生固氮值较高,鼓粒以后,活体方法估测值偏低。 乙炔还原活体测定共生固氮为短时间内筛选大豆——根瘤菌最佳共生体提供了简便、快速的方法。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快生型大豆根瘤菌(R.fredii)与不同地区栽培大豆的共生效应. 樊蕙,徐玲玫,葛诚,冯瑞华. 1991
[2]大豆根际促生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对大豆和百脉根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曾庆飞,王茜,陆瑞霞,刘正书,吴佳海,王小利. 2017
[3]大豆根瘤菌接种效应及竞争结瘤能力分析. 王金生,丁宁,吴俊江,刘庆莉,张鑫. 2017
[4]不同营养元素对共生固氮潜力影响的研究进展. 郑亚萍,郑永美,孙奎香. 2011
[5]不同土壤类型中大豆根瘤菌解磷能力及其稳定性评价. 王金生,吴俊江,蒲国锋,刘庆莉. 2020
[6]转G2-EPSPS和GAT基因的耐除草剂大豆ZH10-6对田间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王成,姚俊津,高越,王雅偲,解美霞,赵新,兰青阔,王永. 2021
[7]大豆根瘤菌与促生菌复合系筛选初报. 薛晓昀,冯瑞华,李俊,关大伟,曹凤明. 2010
[8]花生根瘤菌的分离筛选及应用. 杜普旋,陈荣华,邓权清,鲁清,刘浩,范呈根,李少雄,洪彦彬. 2023
[9]安徽省北部大豆根瘤菌的分离、血清学分析及田间自然结瘤调查. 樊蕙,徐玲玫,葛诚,崔阵,杨庆芳,李磊. 1993
[10]慢生根瘤菌及其与花生共生机制研究进展. 吴月,隋新华,戴良香,郑永美,张智猛,田云云,于天一,孙学武,孙棋棋,马登超,吴正锋. 2022
[11]大豆根瘤菌SCAUs8的接种效果、促生性及系统发育研究. 陈远学,徐开未,邹兰,刘明,彭丹,黄莉平,冯伟进,阳帆. 2016
[12]白花草木樨结瘤缺失型突变体的结瘤表型及生物量分析. 王升升,段珍,周培,张吉宇. 2023
[13]一株耐干燥大豆根瘤菌菌株的筛选与固氮效果评价. 王鹏辉,姜昕,马鸣超,关大伟,曹凤明,刘尧,康耀卫,李俊. 2020
[14]我国大豆根瘤菌菌剂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大伟,李俊,曹凤明,沈德龙,姜昕. 2010
[15]一种应用luxAB基因标记大豆根瘤菌的新方法. 李杰,陈丽华,李希臣,朱延明. 2003
[16]大豆寄主共生遗传控制研究进展. 江木兰. 2001
[17]大豆根瘤菌对福美双杀菌剂抗性的研究. 窦新田,李晓鸣,李新民,李焕杰,翟伟光. 1993
[18]↑(16)N天然丰度法测量豆科牧草共生固氮的评估. 姚允寅,陈明,马昌Lin,王志东,侯景琴,张丽红,骆永云. 1991
[19]~(15)N天然丰度法测量豆科牧草共生固氮的评估. 姚允寅,陈明,马昌燐,王志东,侯景琴,张丽红,骆永云. 1991
[20]耐高氮优良大豆根瘤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柏宇,关大伟,李力,姜昕,马鸣超,李俊.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鼓粒期大豆种子的发芽力
作者:常从云;韩天富
关键词:
-
未来15年我国大豆生产和科技工作展望
作者:韩天富;常从云
关键词:大豆;生产;科学;技术;展望
-
大豆谚语集
作者:王新伟;韩天富;常从云
关键词:
-
夏大豆诱处4号公顷产4500kg生理指标研究
作者:张性坦;赵存;柏惠侠;林建兴;朱有光;李诺;郭子彪;常从云;卢增辉;戴蜀珏;张桂英;赵俊杰
关键词: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叶面积系数;光合势;净光合生产率;氮磷积累与分配;诱处4号大豆
-
高效根瘤菌接种技术及效益分析
作者:赵长军;常从云; 戴蜀珏;卢增辉
关键词:
-
夏大豆产量与蛋白质的相关分析
作者:卢增辉;常从云;戴蜀珏;赵长军; 郭顶新
关键词:
-
夏大豆生产潜力及高产规律研究
作者:卢增辉;常从云;戴蜀珏;赵长军; 赵俊杰;王柏叶; 张桂英;许国政
关键词:大豆,高产技术体系,生理指标,叶面积指数,氮磷分配,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