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诱剂与不同诱捕器结合使用对棉铃虫成虫诱捕效果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修春丽
作者: 修春丽;李国平;高宇;栗爱丽;陆宴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铃虫;成虫;食诱剂;诱捕器;诱捕效果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0 年 02 期
页码: 229-233+2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不同类型诱捕器对棉铃虫块状食诱剂田间诱捕效果的影响,2018年7月-9月在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和原阳县的棉花、大豆、玉米、花生田,利用蛾类诱捕器和三角形诱捕器比较了块状食诱剂对棉铃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食诱剂分别与2种诱捕器结合,在4种作物田对棉铃虫成虫均具有明显的诱捕作用;蛾类诱捕器诱集到的棉铃虫成虫数量是三角形诱捕器的1.2~6.5倍。因此,蛾类诱捕器与棉铃虫块状食诱剂结合使用可以更有效诱捕田间棉铃虫成虫。
分类号: S433.4
- 相关文献
[1]棉铃虫食诱剂的田间诱捕效果. 栗爱丽,路伟,刘政,陆宴辉. 2018
[2]盲蝽成虫食诱剂的田间诱捕效果. 修春丽,张建萍,陆宴辉. 2017
[3]粘虫板与食诱剂联用对葡萄园西花蓟马的诱捕效果. 吴庆丽,秦刚,陈孝兰,刘旭,黄艳飞,余琳娜,何海洋. 2024
[4]食诱剂与低剂量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对棉铃虫种群的控制作用. 张倩,梁海申,陆宴辉. 2020
[5]水稻二化螟性信息素和诱捕器组合的田间诱蛾效果比较. 左文,巩中军,祝增荣,杜永均,陈灿,程家安. 2008
[6]向日葵螟性诱剂的不同诱捕器田间诱捕效果分析. 云晓鹏,徐利敏,韩文清,杨晓,李杰,赵强. 2009
[7]大豆食心虫两种性诱芯和诱捕器田间诱蛾效果. 王克勤,梅相如,刘兴龙,邵天玉,李新民,盛承发,赵奎军. 2013
[8]不同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捕规律和效果研究. 焦晋华,武志强. 2018
[9]生草桃园不同诱捕方法对梨小食心虫监测效果研究. 张译文,牛茹萱,赵秀梅,王晨冰,王发林. 2020
[10]不同诱芯和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比较. 冯帆,陈建明,赵敏,李荣,张珏锋,张国忠. 2014
[11]不同性诱芯及诱捕器组合对草地贪夜蛾的诱捕效果. 李小兵,邹春华,蔡刚,谢原利,张舒. 2021
[12]不同类型诱捕器对斜纹夜蛾雄蛾的诱捕效果比较. 章金明,林文彩,吕要斌,贝亚维,郦卫弟,张治军,张文,姚慧. 2008
[13]不同种类诱芯及诱捕器对暗黑鳃金龟的田间诱捕效果. 李晓,鞠倩,金青,姜晓静,苏卫华,张光玲,谢明惠,曲明静. 2015
[14]几种因素对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捕量的影响. 李丽莉,张思聪,张安盛,门兴元,周仙红,于毅. 2012
[15]2种性引诱剂和2种诱捕器对甜菜夜蛾的诱捕效果比较. 崔璟辉,魏娟. 2010
[16]诱捕条件对红棕象甲聚集信息素田间效果的影响. 阎伟,刘丽,李朝绪,黄山春,覃伟权,彭正强. 2015
[17]哈尔滨地区不同亚洲玉米螟性诱剂诱捕效果研究. 王宇,王克勤,王晓曦,刘兴龙,王春. 2023
[18]河西地区玉米田一代棉铃虫防治措施比较. 袁伟宁,周昭旭,魏玉红,张新瑞. 2019
[19]棉铃虫两种来源性诱剂诱蛾效果的比较. 李霞,刘文旭,盛世蒙,李建成,盛承发. 2014
[20]棉铃虫成虫趋光行为的初步研究. 陈小波,顾国华,葛红,韩娟.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茶丽纹象甲形态特征及生物学习性研究
作者:付楠霞;罗宗秀;李兆群;边磊;修春丽;周利;陈宗懋;蔡晓明
关键词:茶丽纹象甲;形态;生物学;垂直分布;求偶交配行为;趋光性
-
河西地区苜蓿田蚜虫与捕食性瓢虫的种群时空动态
作者:潘叶;张大为;何晓灵;付晓伟;陆宴辉
关键词:苜蓿;节肢动物群落;蚜虫;龟纹瓢虫;时空格局
-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中茶108和中白1号引种至紫阳的品质成分变化
作者:易敏;陈仔良;刘毓杰;修春丽;曾建明;叶萌;丁长庆
关键词:引种;中茶108;中白1号;非靶向代谢组学;气候条件差异
-
DNA甲基化影响不同倍性西瓜抗旱锻炼相关生理指标的分析
作者:王潇晴;高宇;江雪飞;乔飞
关键词:西瓜;倍性;DNA甲基化;干旱胁迫;生理指标;抗旱锻炼
-
苯醚甲环唑在茉莉花茶上的转移行为和摄入风险
作者:孙荷芝;戴中洋;马进森;王新茹;罗宗秀;修春丽;周利
关键词:茉莉花;窨制;残留;消解;转移;冲泡
-
双丙环虫酯对紫阳茶园茶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和农残评价
作者:赵德海;游新才;唐正和;邱红英;丁长庆;聂旺;李尤学;苏敏;陈仔良;曾建明;修春丽
关键词:双丙环虫酯;紫阳茶园;茶小绿叶蝉;防效;农药残留
-
不同浓度噻虫嗪对点蜂缘蝽为害大豆能力的影响
作者:丁宁;王自杰;曲昕;王龙;史树森;高宇
关键词:点蜂缘蝽;噻虫嗪;大豆;为害能力;回归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