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笔帽螺(Creseis acicula)研究进展及其在大亚湾暴发机制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齐占会

作者: 齐占会;史荣君;戴明;韩婷婷;黄洪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尖笔帽螺;暴发;核电站;海湾;南海

期刊名称: 热带海洋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147-1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尖笔帽螺(Creseisacicula)隶属软体动物门翼足目,是营浮游生活的大洋暖水种,在世界多个海域尤其是印度洋沿岸多次暴发,但此前在中国海域未有暴发记录。2020年6—7月,在大亚湾西南部核电站邻近海域监测到尖笔帽螺大规模暴发,整个过程持续约1个月,高峰期密度达到5600个·m-3,是迄今为止已报道的该种暴发的最高密度。尖笔帽螺的高密度区均集中在西南部沿岸区域,尤其是岭澳核电站冷源取水口附近,对核电冷源运行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引起政府、企业、科研界和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鉴于目前对尖笔帽螺的暴发机制还知之甚少,文章综述了尖笔帽螺生物生态学特征研究进展,阐述了大亚湾尖笔帽螺的暴发和消退过程,并基于对此次暴发事件的跟踪监测,初步探讨其暴发机制及其生态效应,认为核电站冷却水的温升效应、降雨引起的海水盐度波动以及浮游植物数量升高可能是诱发其暴发的重要因素。

分类号: Q958.8

  • 相关文献

[1]象山港熊本牡蛎幼体分布、附着及生长的空间格局. 姜伟,王桃妮,陈帅,孙兆跃,范瑞良,李楠楠,李雪英,全为民. 2020

[2]大亚湾西南海域尖笔帽螺2020年7月暴发期内的分布特征. 刘岱,应轲臻,蔡中华,黄洪辉,毕洪生. 2021

[3]大亚湾核电站余氯排放对邻近海域环境的影响. 张穗,黄洪辉,陈浩如,彭云辉,王肇鼎,方正信,高红莲. 2000

[4]秦山核电站周围农业生态环境放射性本底调查. 徐世明,赵文虎,侯兰欣. 1989

[5]秦山核电站周围农业生态环境放射性本底调查及~(60)Co;~(125)I在农作物中的转移试验. 徐世明,赵文虎,侯兰欣. 1987

[6]核(热)电站对渔业环境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 姜礼燔. 1992

[7]大亚湾核电站温排水对邻近水域鱼卵、仔鱼的影响. 林昭进,詹海刚. 2000

[8]涉海电站取排水口工程设计环保措施. 徐兆礼,李鸣,张光玉,何新春. 2011

[9]大亚湾核电站运转前后邻近海域初级生产力及潜在渔获量初步研究. 彭云辉,陈浩如,潘明祥,黄洪辉,高红莲. 2001

[10]长江下游棉区棉盲蝽暴发成因与综合控制关键技术. 徐文华,陈建平,张开朗,刘标,郑央萍. 2010

[11]我国草地螟的迁飞规律及途径. 罗礼智,徐建祥. 2006

[12]缅甸稻飞虱的发生和防控情况(英文). Khin Nyein CHAN,尹艳琼,李向永,刘莹,赵雪晴,谌爱东. 2021

[13]沪郊水稻褐飞虱暴发成灾的反思与治理对策. 王新其,金燕,王伟民,曹黎明,施国粹. 2007

[14]东、黄海沙海蜇暴发对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建生,凌建忠,程家骅. 2015

[15]黑斑新小叶蝉在海南为害的首次报道. 邢楚明,韩冬银,牛黎明,张方平,张敬宝,符悦冠. 2010

[16]2009年湖南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暴发原因初步分析. 彭兆普,刘勇,张德咏,成飞雪,罗源华,马明勇. 2010

[17]大型水母幼体生长的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李惠玉,凌建忠,李建生. 2010

[18]警惕茶园斜纹夜蛾暴发成灾. 高宇,孙晓玲,陈宗懋. 2013

[19]鸭坦布苏病毒的研究进展. 任斌斌,于可响,黄兵. 2019

[20]辣椒疫病流行类型及流行因素分析. 吕和平,郭满库,陈雨天,温沛宏,杜蕙.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