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豆辐射诱变育种研究与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孟丽芬
作者: 孟丽芬;许德春;付立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辐射;诱变育种
期刊名称: 农业与技术
ISSN: 1671-962X
年卷期: 2006 年 26 卷 06 期
页码: 39-43
摘要: 近二十年来,黑龙江大豆诱变育种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利用辐射诱变与杂交技术相结合、辐射诱变与化学诱变相结合、辐射干种子与活体植株相结合、航天搭载与杂交育种相结合的育种方法,选育推广了不同熟期、不同类型的高产、抗病、高蛋白、高脂肪大豆新品种22个,累计推广面积1425.4万hm2,7个新品种获得了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选育出一批具有高蛋白、高脂肪等优良性状的突变材料,为大豆品质育种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辐射诱变技术是大豆新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闽引圆叶决明辐射变异后代新品系(86134-32-3)的若干特性. 徐国忠,郑向丽,应朝阳,黄毅斌,翁伯琦. 2007
[2]果树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陈秋芳,王敏,何美美,王娟,田建保. 2007
[3]物理辐射在农作物育种和生理上应用的研究进展. 朱宗文,查丁石,李贤,朱龙英,朱为民. 2010
[4]闽引圆叶决明两个辐射变异新品系的若干特性研究. 郑向丽,叶花兰,徐国忠. 2010
[5]~(60)Co-γ射线对切花单头菊扦插苗的效应初探. 张驭,彭绿春,陈林,瞿素萍,王继华,薛建平,张颢. 2009
[6]~(60)Co-γ射线对不同柑橘品种的辐射效应. 黄镜浩,温寿星,杨凌,吴瑾,包榕,蔡子坚. 2010
[7]不同辐射强度对大豆M_1代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齐波,汝玄玄,贾召召,霍晴,曹宇鹏,吴润之,李曙光,杨加银. 2019
[8]氮离子束注入和钴60伽玛辐射对大豆产量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季良,王仙,彭琳,聂石辉. 2013
[9]我国大豆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孙玉,姜永平,刘军民. 2008
[10]极早熟大豆品种金源71及栽培技术. 陈祥金,吴纪安,于晓光,崔杰印,位昕禹,崔少彬,谭娟,魏然. 2019
[11]氮离子注入黄瓜诱变遗传育种研究. 崔兴华,刘楠,韩毅科,魏爱民,张桂华,杜胜利. 2012
[12]桑树育种研究概述. 孙日彦,梁明芝,宋慧贞,樊孔彰,王林. 1995
[13]诱发籼稻早熟同型系的研究:I.早熟同型系的发生及其规律. 陈秀兰,柳学余. 1999
[14]高梁育种工作的回顾. 宋高友,苏益民. 1996
[15]化学诱变及其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罗少波,石雪晖,李颖,王恒明,何铁光. 2009
[16]薏苡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刘荣,申刚,罗晓青,张显波. 2015
[17]空间环境诱变育种技术及应用. 董亚琳,张洪伟,代秀云. 2010
[18]低能离子束注入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探析. 郭明明,樊继伟,陈凤,赵雪君,李强,孙中伟,王康君,张广旭,浦汉春,代丹丹. 2018
[19]一株地衣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的研究Ⅱ. 方海红,黄红英,张林普,夏颖,罗震平. 2001
[20]纤维素降解菌ZQF的产酶特性. 王志春.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东北玉米杂交种对茎腐病的抗性鉴定
作者:付立新;杨剑飞;胡少新;龚士琛;李国良;扈光辉;王明泉;王志国;李永刚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茎腐病;抗性鉴定;东北
-
玉米新品种江单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胡少新;付立新;扈光辉;王明泉;任洪雷;杨剑飞;刘畅;梁虹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江单9号;选育;栽培技术
-
玉米抗感种质资源苗期耐盐性的光合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王明泉;付立新;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胡少新;杨剑飞;刘畅;龚士琛
关键词:玉米;盐胁迫;光合作用;耐盐机制
-
60Co-γ辐射对广适性水稻品种绥粳18的诱变影响
作者:刘宝海;刘晴;聂守军;刘宝民;付立新;王明泉;高世伟;刘宇强;常汇琳;张佳柠;马成;薛英会;白瑞;王洪彬;唐铭;门龙南
关键词:60Co-γ;辐射;水稻;绥粳18;诱变
-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作者:付立新
关键词:
-
玉米新品种龙单81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作者:任洪雷;李春霞;龚士琛;苏俊;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王明泉;杨剑飞;付立新;胡少新;刘畅;张宇
关键词:玉米;龙单81;选育;耐密多抗
-
玉米品种江单6的选育
作者:付立新;刘畅;李春霞;龚士琛;李国良;王明泉;任洪雷;胡少新;杨剑飞;梁虹;扈光辉
关键词:玉米育种;江单6;优质;抗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