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预测线性与非线性模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群

作者: 李群;尹蓉;张倩茹;王贤萍;胡晓军;高忠东;王振;殷龙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核桃;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预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8 年 09 期

页码: 1789-17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核桃的外观形状变化与内部营养成分累积的规律,以35个核桃品种的果实为试验材料,分析测定其脂肪、蛋白质、糖分、粗纤维、水分含量及外观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等数学方法,建立核桃不饱和脂肪酸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16项常规理化及外观测定数据建立的线性模型(LM)和非线性模型(NLM)对核桃不饱和脂肪酸(UFA)总量、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预测的可靠性存在差异;NLM的可靠性优于LM,即RNLM>RLM;全因素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可用于MUFA的预测,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59%,基于主成分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可用于UFA总量的预测,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58%。本研究结果为核桃加工利用过程中原料选择、品质评价、质量控制等环节提供了相关的理论依据。

分类号: TS255.6

  • 相关文献

[1]基于代谢组学分析'秋香'核桃贮藏期间脂肪酸的变化. 许海峰,陈新,张士刚,相昆,张美勇,徐颖,王贵芳. 2021

[2]基于BP神经网络对薇甘菊预处理方法的选取. 黄亦其,李婕,赵建晔,杨睿,李岩舟,孙中宇,乔曦. 2020

[3]BP神经网络模型对超级玉米性状的研究. 孙志超,荆绍凌,刘文国,张志军,周小辉,任军,岳尧海,张建新. 2008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番茄叶面积指数测定方法研究. 马丽丽,纪建伟,贺超兴,张志斌,邹秋滢. 2009

[5]嗪吡嘧磺隆在土壤中的吸附特性及其吸附过程模型的建立. 方丽萍,苑学霞,梁京芸,官帅,杜红霞. 2022

[6]生态奖补政策下的牧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以肃南、甘南为例. 杜三强,程云湘,周国利,武建双,常生华,马海玲. 2019

[7]基于Lasso回归的北京地区黄瓜价格波动原因分析. 喻沩舸,吴华瑞,彭程. 2020

[8]基于遗传算法的苹果产量组合预测模型研究. 亓雪龙,王贵平,孟华. 2011

[9]1960-2011年华南地区界限温度10~oC积温时空变化分析. 戴声佩,李海亮,罗红霞,赵一飞. 2014

[10]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华南地区≥10℃积温空间模拟研究. 戴声佩,李海亮,罗红霞,刘海清,曹建华. 2014

[11]生物膜与果树抗寒性. 王善广,张华云,郭郢,孙秀兰,皮钰珍. 2000

[12]尿素包合法提纯西瓜子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 张文文,杨敬辉,吴琴燕,肖婷,狄华涛,陈宏州. 2011

[13]蚕蛹油成分及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徐有海,孙波,叶楚华. 2011

[14]日粮脂肪酸来源对动物产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马燕芬,高民,卢德勋. 2010

[15]△12-脂肪酸脱氢酶及其编码基因研究进展. 刘永红,张丽静,张洪荣,傅华. 2011

[16]发酵法生产脂肪酸的研究. 马荣山,郑燕,徐国华,张翠霞. 2004

[17]植物抗寒基因及其在品种改良中的应用. 刘汉梅,张怀渝,谭振波,黄玉碧. 2005

[18]烹饪方式对胡麻油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 牛艳,吴燕,李彩虹,王晓菁. 2019

[19]瘤胃中不饱和脂肪酸生物氢化的研究进展. 赵小伟,王加启,卜登攀,崔海,李旦,周凌云,李发弟. 2010

[20]不饱和脂肪酸经氧化反应形成反式脂肪酸机理研究进展. 姚梦莹,梁倩,崔岩岩,黄午阳,郑晓燕,张伟敏.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