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虾与生长性状相关微卫星DNA分子标记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天时

作者: 张天时;刘萍;李健;孔杰;王清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国对虾;分群分离分析法;微卫星;选育群体;遗传标记;生长性状

期刊名称: 海洋水产研究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2006 年 27 卷 05 期

页码: 36-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分群分离分析法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人工选育生长快的第6代群体生长性状发生分离的群体进行了微卫星DNA的遗传分析。7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对分离群的大个体组和小个体组扩增时产生7个片段表现差异,扩增片段大小为0.1~1.0kb之间。同时对中国对虾人工选育的生长快群体4个连续世代进行了验证,扩增的结果显示,7个微卫星位点在4个连续世代中大部分的扩增带出现的频率相近,但是有一些扩增片段的基因频率出现差异,这些等位基因频率或增或减,这是否可作为具有良好生长特性的人工定向选育群体的遗传标记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生长性状相关的微卫星标记筛选. 许可,马爱军,王新安,雷霁霖,陈松林,侯仕营,黄智慧. 2009

[2]人工选育中国对虾两个群体WSSV感染相关免疫与生化因子的变化. 刘庆慧,黄倢,杨冰,刘莉. 2005

[3]“黄海1号”中国对虾不同世代间的AFLP分析. 安丽,刘萍,李健,何玉英,王清印,孔晓瑜. 2008

[4]中国对虾选育群体与近交群体不同生长时期的生长性状和存活率的比较. 罗坤,孔杰,栾生,王清印,曹宝祥,刘宁. 2014

[5]相同养殖条件下卵形鲳鲹3个选育群体生长特性的比较. 区又君,吉磊,李加儿,范春燕,王刚. 2015

[6]华南鲤选育群体不同世代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马冬梅,苏换换,朱华平,黄樟翰. 2018

[7]鲤易捕性状选育群体不同世代微卫星分析. 池喜峰,贾智英,李池陶,石连玉. 2010

[8]大口黑鲈选育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李镕,白俊杰,李胜杰,卢建峰,李小慧,刘楚吾. 2010

[9]驯食配合饲料的大口黑鲈3个选育世代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樊佳佳,白俊杰,李胜杰,马冬梅,姜鹏. 2019

[10]中国对虾抗病性状遗传标记筛选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素红,张天时,孔杰,孟宪红. 2009

[11]探讨微卫星DNA作为皮埃蒙特和南阳杂交牛生长性状的遗传标记. 曹红鹤,王雅春,陈幼春,Y.Zhang,L.Ferretti. 1999

[12]水貂IGF-1R基因SNPs筛查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宋姗姗,王雷,宋兴超,邢秀梅,杨福合. 2016

[13]绵羊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的相关研究. 王建民,岳文斌,秦孜娟,曲绪仙,马月辉. 2007

[14]探讨微卫星作为地方山羊品种生长性状的遗传标记. 王建民,孙允东,李宏滨,王桂芝,尚友国,关伟军,马月辉. 2006

[15]盘羊及其杂交后代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 迟浩斌,郎侠,王彩莲,刘立山. 2020

[16]微卫星遗传标记及其在绵、山羊中的研究进展. 狄冉,马月辉. 2006

[17]中国对虾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估计. 何玉英,王清印,谭乐义,李健,陈华增,李吉涛. 2011

[18]中国对虾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田燚,孔杰,栾生,张天时,罗坤,王清印. 2008

[19]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与生长性状相关SCAR标记的筛选. 何玉英,刘萍,李健,王清印. 2007

[20]中国对虾生长性状相关遗传标记的筛选与克隆. 刘萍,何玉英,孙昭宁,李健,王清印.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