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性染色体两种分子标记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牛宝龙

作者: 牛宝龙;翁宏飚;何丽华;沈卫锋;孟智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铃虫;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子标记;性染色体;HaKettin基因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07 年 50 卷 07 期

页码: 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建立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性染色体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利用RAPD-PCR技术对雌雄棉铃虫基因组DNA进行筛选,从500种随机引物中筛选到1条引物(Operon编号为AF-18) ,可扩增出1条约450 bp的雌性特异片段。经克隆测序并合成特异引物进行验证,表明该片段为棉铃虫雌性特异分子标记,位于W染色体上。利用家蚕、果蝇等昆虫Kettin基因序列,克隆了棉铃虫的同源基因HaKettin片段,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以棉铃虫的DH-PBAN基因为参照基因,检测棉铃虫雌雄不同个体间HaKettin基因与DH-PBAN基因的拷贝数之比,结果表明:雄体HaKettin∶DH-PBAN=1.0 ,雌体HaKettin∶DH-PBAN=0.5 ,据此推断HaKettin基因位于棉铃虫Z染色体上。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棉铃虫剂量补偿相关基因Hamsl1的鉴定与功能分析. 张亚坤,邓中原,谷少华,李显春. 2019

[2]RAPD技术及其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杨瑞环,哈玉洁,王全. 1999

[3]木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的反应体系研究. 李杨瑞. 2008

[4]应用RAPD方法获得与番茄ToMV抗性基因Tm2~(nv)连锁的分子标记. 田苗英,冯兰香,杨翠荣,龚会芝. 2000

[5]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及其在茶叶科学领域的应用. 季鹏章. 1998

[6]中国太湖和荷兰的中华绒螯蟹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马春艳,陈亚瞿,张凤英. 2005

[7]小麦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的反应体系探索. 陈万权,李加纳,LI Jian. 2000

[8]大麻染色体行为分析. 辛培尧,尚勋武,郭鸿彦,何承忠,杨明. 2008

[9]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雌、雄鱼核型及Ag-NORs带型分析. 薛蕊,安皓,刘清华,肖志忠,王彦丰,李军. 2016

[10]籽用大麻性别连锁标记的验证及SCAR标记开发. 赵铭森,方书生,陈瑶,康红梅,高金虎,陈思远,杨昕,冯旭平,张立武. 2019

[11]凤鲚染色体核型研究. 蒋俊,庄平,宋超,赵峰,周丽青,耿智,郝长杰,张涛. 2020

[12]半滑舌鳎染色体核型分析. 周丽青,杨爱国,柳学周,杜伟,庄志猛. 2005

[13]家蚕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 刘增虎,李涛,杨海,刘敏,董占鹏. 2012

[14]尼罗罗非鱼六个性别相关标记的FISH分析. 董在杰,缪为民,袁新华,尤洋,陈家长. 2006

[15]家蚕茧丝相关性状的性连锁QTLs定位与分析. 侯成香,王修业,李冰,徐安英,黄勇平. 2013

[16]番木瓜性别决定的研究进展. 李亚丽,沈文涛,言谱,周鹏. 2009

[17]鱼类性别决定机制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李云航,孙鹏. 2011

[18]芙蓉鲫(芙蓉鲤♀×红鲫♂)及其原始亲本间的遗传关系. 王金龙,刘臻,李传武,王冬武,曾国清,鲁双庆. 2010

[19]引物对甘薯品种聚类分析结果的影响. 孙勇,马代夫,谢逸萍,蒋继宏,陈凤美. 2003

[20]大蒜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杨正安,韩曙,丁玉梅,朱海山,张宏,王丰榆.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