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麦黄花叶病毒分离物的分子变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施农农

作者: 施农农;陈剑平;M.J.Adams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麦黄花叶病毒;分子变异;单链构象多态性;序列分析;限制性切酶图谱

期刊名称: 病毒学报

ISSN: 1000-8721

年卷期: 1999 年 15 卷 04 期

页码: 339-3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13 个供试的中国和英国大麦黄花叶病毒(BaYMV) 分离物,经RNA1 和RNA2 全基因组不同区域DNA片段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 ,外壳蛋白基因和RNA2 70kD基因5'端705 碱基序列分析,以及此705 碱基DNA 片段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结果,它们的RNA1 和RNA2 彼此无一相同,其中RNA2 变异比RNA1 更大。由于变异十分复杂,且没有规律性,因而当前通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尚不能简单地用于BaYMV 致病性分化或株系区分和检测。

分类号: S432.41

  • 相关文献

[1]日本和西欧大麦品种对我国大麦黄花叶病的抗感性反应. 阮义理,邹皖和,王卉,石岑,陈和. 1994

[2]两种麦类土传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叶绿体离体跨膜运输. 任春梅,程兆榜,魏利辉,范永坚,周益军. 2012

[3]应用F(AB')_2~-酶联吸附分析法检测大麦黄花叶病毒. 陈剑平,阮义理. 1991

[4]3种麦类土传花叶病毒的多抗制备及检测应用. 任春梅,程兆榜,朱慧,邰丽娟,陆凤霞,鲍传华,范永坚,周益军. 2014

[5]大麦品种对禾谷多粘菌的抗性. 阮义理,邹皖和,王卉. 1998

[6]不同大麦种质资源对中国和英国大麦黄花叶病原反应的比较. 陈剑平,朱凤台,石岑,陈和,张明生,陈健. 1993

[7]大麦黄花叶病发病率的双列分析. 俞志隆,徐阿炳,朱睦元,袁妙葆,刘玉芳,黄培忠,马俊虎,泰国卫. 1988

[8]感染大麦黄花叶病毒(BAYMV)的大麦细胞质内含体及细胞器病变的研究. 陈剑平,阮义理,洪健. 1990

[9]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评价大麦品种对黄花叶病毒的抗性. 阮义理,邹皖和,王卉. 1995

[10]大麦黄花叶病毒机械接种的条件及汁液稳定性的测定. 阮义理,陈剑平,邹皖和. 1990

[11]大麦抗黄花叶病的配合力分析. 黄培忠,马俊虎,刘玉芳,秦国卫,徐阿炳,俞志隆,朱睦元. 1987

[12]浙、苏、沪的大麦黄花叶病毒对日、英、德部分大麦抗病品种的致病性研究. 阮义理,邹皖和,王卉,石岑,陈和. 1993

[13]中国羊驼种群MC1R基因的PCR-SSCP分析. 姜俊兵,任杰,于秀菊,董常生. 2010

[14]牛LAP3基因内含子12和外显子13单核苷酸多态性. 郑雪,鞠志花,李荣岭,李秋玲,张爱武,仲跻峰,王长法. 2010

[15]TSHR基因T315A位点在不同繁殖特性绵羊群体中的多态性研究. 窦立静,赵赓,高磊,杨井泉,沈敏. 2016

[16]荷斯坦牛HSP70-1基因遗传多态性与乳腺炎抗性关系. 程维杰,李秋玲,王长法,王洪梅,李建斌,孙延鸣,仲跻峰. 2009

[17]棉花纤维发育相关基因的SSCP标记开发. 李帅阳,于霁雯,吴嫚,张金发,翟红红,喻树迅. 2011

[18]不对称PCR的引物浓度优化及在柑橘基因型分析上的应用. 魏召新,朱世平,阳佳位,闫树堂,洪林. 2016

[19]4种食源性致病菌的PCR-SSCP检测技术研究. 王永,赵新,兰青阔,朱珠,程奕. 2009

[20]依据RAPD片段克隆而建立的团头鲂PCR鉴定法. 宋平,胡珈瑞,胡隐昌,周桂伟.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