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两个花魔芋主产区软腐病害植株腐烂球茎中的菌群组成及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绍智

作者: 张绍智;田庆红;董坤;杨丽萍;殷减清;张仲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魔芋;宏基因组;软腐病;病原菌;微生物群落

期刊名称: 微生物学报

ISSN: 0001-6209

年卷期: 2024 年 64 卷 007 期

页码: 2434-24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软腐病是侵染魔芋的主要病害,其危害性严重,广泛传播会导致花魔芋绝产,尚无有效防控措施。魔芋软腐病的发生及暴发性传播与病原菌及其菌群有较大相关性。本研究旨在明确云南2个主产区的软腐病害花魔芋球茎及其根际土壤中的主要致病菌和优势微生物种类,分析其菌群结构特征,从而为花魔芋软腐病害的防控提供支撑。【方法】研究采集云南富源和永平2个产区的花魔芋软腐病样品,应用Illumina Nova Seq 6000测序平台进行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同时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多级纯化培养技术以及电镜超微形态解析,分别对病害腐烂球茎中的致病菌及优势菌类进行分离鉴定和观察验证。【结果】两个花魔芋主产区软腐病害植株球茎及土壤中的微生物都非常丰富,共检出107门2 502属15 721种微生物。这2个产区的花魔芋软腐病害主要致病菌均为胡萝卜软腐坚固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此病原菌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的优势生长是2个产区软腐病害植株腐烂球茎中菌群的主要特征。此外,同产区的病害组织与土壤样品之间的菌群组成差异较大,但这2类样品中的优势菌群组成的区域性差异较小。【结论】两个花魔芋主产区软腐病害球茎组织中菌群与该区土壤菌群的相关性较低,土壤菌群区域性差异比相应的病害组织菌群区域性差异要大。因此,主要病原菌和共生菌的优势生长突破了产地差异影响,成为了病害组织菌群的主要特征,使得2个主产区软腐病害花魔芋球茎中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相似性。

分类号: S436.32

  • 相关文献

[1]花魔芋软腐病原真菌分离鉴定. 李竹梅,董坤,张延安,高永,陈弘,方萍萍,雷红仙,卢小倩,褚洪龙. 2024

[2]不同调酸剂对种植玉米红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杨玲,张艺,钟俊杰,聂三安,孙耿,盛浩. 2024

[3]基于宏基因组学方法分析化肥减施对热带地区菜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黄锐,王进闯,陈淼,李勤奋. 2022

[4]猕猴桃软腐病发生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刘晓驰,冯新,路喻丹,高敏霞,赖瑞联,陈桂信,陈义挺. 2022

[5]氯化苦和棉隆对草莓土壤养分、病原菌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李青杰,张大琪,任立瑞,颜冬冬,李园,王秋霞,曹坳程. 2021

[6]花魔芋不同外植体分化及生根条件研究. 谢庆华,吴毅歆,谢世清,桑林. 2004

[7]魔芋胶与瓜胶未来产业竞争态势分析. 张东华,汪庆平,骆桂英. 2014

[8]施用叶面肥对魔芋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 曾黎琼,曾民,杨自光,段玉云,汉瑞林. 2021

[9]不同钾处理对富源花魔芋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段玉云,董坤,李娥贤,万涛,潘开华,曾黎琼. 2016

[10]魔芋无毒叶柄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 吴毅歆,范成明,陈海如,隋启君. 2008

[11]花魔芋试管微球茎休眠解除的研究. 宋志红,吴金平,吴润玲,向发云,曾祥国,冯小明,顾玉成. 2009

[12]施用不同肥料对富源魔芋产量及软腐病影响试验. 赵琴,董天勇,保玲. 2010

[13]魔芋胞芽分化及植株再生的条件研究. 吴毅歆,隋启君,陈海如. 2004

[14]不同授粉时期对花魔芋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孙道旺,赵琴,杨奕,尹桂芳,马继琼,潘开华,吴康,徐道楠,王玲. 2016

[15]花魔芋标准化栽培技术. 袁莉,赵祥稳,董坤,潘开华. 2018

[16]魔芋新品种‘富魔1号’. 潘开华,赵琴,董坤,吴康,焦亚,杨柱琼,张石富,李春花,尹桂芳,王艳青,卢文洁,王莉花,孙道旺. 2018

[17]魔芋块茎脱毒高效快繁体系的构建. 吴毅歆,隋启君,谢庆华,陈海如. 2006

[18]花魔芋组培种芋生产试验初报. 宋志红,吴金平,廖文月,彭金波,向发云,冯小明,顾玉成. 2009

[19]土壤宏基因组中抗草甘膦新基因的克隆与转化水稻的研究. 王云鹏,马景勇,马瑞,马建,刘文国. 2014

[20]仔猪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的研究分析. 项云,章啸君,屠平光,楼芳芳,肖英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