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唇的微卫星引物筛选及群体遗传结构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雪松

作者: 胡雪松;石连玉;李池陶;曹顶臣;马波;徐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唇;微卫星;遗传结构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08 年 15 卷 02 期

页码: 230-2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鲤(Cyprinus carpioL.)(20对引物)和Hemibarbus mylodon(21对引物)共41对微卫星引物对黑龙江(逊克,XK)和乌苏里江(虎头,HT;海青,HQ)的3个野生唇(Hemibarbus labeo)群体进行引物适合性研究,并将获得的多态性微卫星位点用于唇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引物筛选结果表明,5对鲤引物可对唇扩增出条带,但产物均无多态性;11对H.mylodon引物能在唇中成功扩增,10对引物(10个位点)的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其中7个位点为高度多态(PIC>0.5)。对3个唇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0个位点的平均杂合度为0.4834,共检测到96个等位基因(40个有效等位基因),以HT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最高。卡方检验结果表明,8个位点在3个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偏离遗传平衡(P<0.05),且偏离平衡的位点均表现为杂合体缺失(Fis>0)。3个群体两两间具有较多的基因交流(Nm>11),以XK和HQ间最高(17.27),二者的遗传距离也最近(0.0497),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微弱(Fst=0.0236)。以上结果表明,H.mylodon的微卫星引物适合于唇的群体遗传变异研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野生唇资源受人为及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3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不明显,乌苏里江的HT群体更适合在人工繁殖计划中利用。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利用线粒体序列分析野生唇群体的遗传结构. 佟广香,匡友谊,徐伟. 2011

[2]利用微卫星PCR分析普安乌骨鸡的遗传结构. 唐继高,朱丽莉,李洪曙,王清颖,韩雁雁. 2015

[3]精子冷冻保存对大菱鲆后代遗传结构影响的微卫星分析. 陈松林,刘云国,季相山. 2005

[4]河流型水牛尼里-拉菲和摩拉水牛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徐文文,孙甜甜,覃广胜,贾银海,王国利,刘瑞鑫,杨秀荣,蒋和生. 2019

[5]金草鱼与中国4个草鱼群体的微卫星多态性比较分析. 朱冰,樊佳佳,白俊杰,姜鹏. 2017

[6]我国十个鹅品种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研究. 李慧芳,宋卫涛,徐文娟,朱文奇,汤青萍,陈宽维. 2009

[7]我国地方蛋鸭品种遗传结构及遗传分化. 宋卫涛,李慧芳,韩威,朱文奇,徐文娟,陈宽维. 2010

[8]镜鲤繁殖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微卫星标记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孙新,魏振邦,孙效文,张研,鲁翠云. 2008

[9]基于微卫星分析的长丰鲢种质资源遗传监测. 罗相忠,覃维敏,梁宏伟,沙航,邹桂伟. 2022

[10]皱纹盘鲍和盘鲍南方养殖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分析. 杜博,龚世园,童馨,黄桂菊,喻达辉. 2007

[11]剑尾鱼RW-H近交系的遗传结构分析. 李霞,白俊杰,吴淑勤,叶星,李凯彬,潘厚军. 2004

[12]华南鲤选育群体不同世代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马冬梅,苏换换,朱华平,黄樟翰. 2018

[13]大口黑鲈3个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孙成飞,谢汶峰,胡婕,董浚键,田园园,吴灶和,叶星. 2019

[14]日本对虾养殖群体两个世代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胡龙洋,栾生,毛勇,钟声平,孔杰. 2014

[15]翘嘴鳜3个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曾庆凯,孙成飞,董浚键,田园园,师红亚,焦真真,叶星. 2017

[16]鲤优质性状选育群体F_3遗传结构的研究. 赵新春,贾智英,李池陶,石连玉. 2015

[17]红鳍东方鲀两个群体的遗传结构及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万玉美,王蕾,谭照君,赵海涛,李恒德,孙效文. 2011

[18]育成品种易捕鲤F_5代保种群体的遗传结构研究. 赵新春,贾智英,李盛文,李池陶,石连玉. 2016

[19]微卫星标记对德国镜鲤选育群体的遗传分析. 李超,鲁翠云,曹顶臣,李崇文,孙效文. 2012

[20]SSR等位变异数对普通野生稻居群遗传结构分析的影响. 陈成斌,张万霞,时津霞,任军方.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