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与火焰兰远缘杂交育种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和明

作者: 陈和明;吕复兵;肖文芳;李佐;蒋明殿

作者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

关键词: 蝴蝶兰属;火焰兰属;远缘杂交;亲和性;杂种F_1代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7-4333

年卷期: 2019 年 24 卷 08 期

页码: 60-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择蝴蝶兰(Phalaenopsis)与火焰兰(Renanthera)进行正反远缘杂交,共计杂交组合48个,获得441株杂交后代。结果表明:1)在48个杂交组合中,有30个组合座果,仅有6个组合的种子在诱导培养基M1、M2和M3上萌发,其中M2的诱导时间最短,而多数组合能座果但蒴果内棉絮状、无种子,可能是胚发育不全或败育所致;2)火焰兰与二倍体、非整倍体蝴蝶兰杂交共有20个组合座果,但蒴果内均没有种子;与四倍体蝴蝶兰属间正反杂交有10个组合座果,其中6个经无菌播种后均获得杂种后代。因此,选择大花型四倍体蝴蝶兰与火焰兰属间杂交较易成功;3)采用组织培养无菌播种的方法进行胚抢救是提高远缘杂交成功率的有效手段,蝴蝶兰与火焰兰属间杂交成功的6个组合经无菌播种后均获得杂种后代;4)杂种F_1代遗传了双亲的特性,植株及开花性状总体上趋向蝴蝶兰,但叶端明显比蝴蝶兰下弯,叶片革质和较硬。

分类号: S682.31

  • 相关文献

[1]蝴蝶兰(Phalaenopsis spp.)与钻喙兰(Rhynchostylis retusa)远缘杂交种子无菌播种及后代表型分析. 陈和明,吕复兵,李佐,肖文芳. 2021

[2]枇杷属植物种间及近缘属杂交亲和性研究. 杨向晖,乔燕春,高用顺,蒋园园,林顺权. 2016

[3]不结球白菜与西洋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李晓锋,朱红芳,朱玉英,翟文,侯瑞贤. 2017

[4]李属种间杂交亲和性及胚培养研究. 尚霄丽,朱更瑞,李靖,冯义彬,王力荣. 2009

[5]板栗和锥栗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刘国彬,兰彦平,曹均,兰卫宗,周连第,王金宝,刘建玲. 2013

[6]中国南瓜和印度南瓜远缘杂交亲和性与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蒋宇,李海涛,刘爱群. 2009

[7]青藏高原白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赵彩霞,唐琳,袁玉婷,王晋雄,李施蒙. 2018

[8]月季远缘和品种间杂交亲本的选择. 张非亚,杜运鹏,袁晓娜,刘瑞峰,贾桂霞. 2015

[9]美洲南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智海英,马海龙,韩红艳,范三红. 2006

[10]小麦与小黑麦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王子霞,张跃强,海热古力,樊哲儒,王岩军,李剑峰,吴振录. 2008

[11]几种饲用麦类作物远缘杂交的亲和性比较. 谢楠,赵海明,李源,刘贵波. 2010

[12]辐照小麦雌雄配子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研究. 陈义纯,孙光祖,张月学,阎文义,王广金,唐凤兰,申家恒,李集临,贲玉新. 1992

[13]桃、李种间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马瑞娟,杜平,胡金良,许建兰,俞明亮. 2005

[14]火焰兰属间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杨松敏,姜潇,程梦雅,王顺顺,段燕如,陈和明,彭东辉. 2024

[15]披碱草与野大麦的属间杂交及F_1代细胞学分析. 王照兰,杜建才,云锦凤. 1997

[16]中国蝴蝶兰属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钟声远,陈剑锋,钟海丰,陈宇华,刘中华. 2023

[17]蝴蝶兰属与钻喙兰属通用SSR引物的开发与应用. 肖文芳,李佐,陈和明,吕复兵. 2024

[18]藏南蝴蝶兰-中国蝴蝶兰属一未详知种. 董旭,徐世松,杨虎彪,王清隆,袁浪兴,刘震,王祝年,杨光穗,尹俊梅,王家保,黄明忠. 2023

[19]兰科5属常见栽培品种花粉块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孙崇波,向林,施季森,郭方其,李伯钧,秦德辉. 2010

[20]小麦远缘杂交的珍贵种质沙丘小麦. 郑殿升,马瑞,刘三才,宋春华.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