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植物工厂LED阵列补光灯的栽培槽平面光场强度预测模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吉澍
作者: 郑吉澍;刘剑飞;李佩原;李脉;张凯;李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植物工厂;补光灯;光场强度;回归型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22 年 35 卷 012 期
页码: 2922-29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针对重庆地区寡日照的气候特点,结合不同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光需求的差异性,探究植物工厂中光源不同高度和光强比例条件下的栽培槽平面光场分布规律,建立补光灯高度、光强比例与栽培槽平面光场强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为补光灯高度及光强的自动、精准、按需调控提供支撑.[方法]在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的密闭型智能仿真农业环境实验室中,以智能LED补光灯为研究对象,探究补光灯不同高度和光强比例条件下的栽培槽平面光场强度变化规律,采用回归型支持向量机算法构建以补光灯高度、光强比例、空间位置信息为输入,栽培槽平面光场强度为输出的补光灯光场强度预测模型,利用此模型进行栽培槽平面光场强度的预测及实现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长阶段需光特性的补光灯高度的精准调节.[结果]探析不同高度和光强比例条件下的栽培槽平面光场分布规律,发现在同一光源高度条件下,随着光强比例的增大,栽培槽平面的光场强度值也随之增加;在同一光强比例下,随着补光灯高度的增加,栽培槽平面中心区域的光场强度值随之减小,而边缘区域的光场强度值反而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对比5种建模方法,发现SVR算法在所得数据集上表现最佳.构建的栽培槽平面光场强度预测模型的训练精度R2可达0.9897,测试精度R2达0.9815,证明此模型可靠性良好.[结论]解析植物工厂LED阵列补光灯的栽培槽平面光场强度分布规律,证明了构建栽培槽平面光场强度预测模型的必要性.该模型的精准构建,为设施农业或植物工厂条件下不同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光源位置及强度最优动态调控奠定良好的支撑.
分类号: Q943.1
- 相关文献
[1]补光对设施栽培杨梅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任海英,甘振,戚行江,王剑,郑锡良,张淑文,俞浙萍. 2022
[2]营养液供液高度对水培生菜生长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张伟娟,郭文忠,王晓晶,李灵芝,李海平,陈晓丽. 2018
[3]1600 m~2植物工厂气雾栽培系统设计与研究. 周坚,幸向亮,林爱红,药林桃,刘春萍,周浩然,丁德志. 2017
[4]植物工厂水培生菜技术研究进展. 滕星,高星爱,姚丽影,温嘉伟,李忠和,张宝军,金荣德. 2017
[5]LED光源红蓝光配比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郑玮璇,王涛,陈永快,陈发兴. 2019
[6]基于商业云平台植物工厂环境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尚志跃,曾成,张馨,郑文刚. 2017
[7]ICP-AES分析光谱条件对中药蒲公英无机元素吸收的影响. 陈晓丽,Morewane M. B,薛绪掌,郭文忠,王利春. 2015
[8]LED绿光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王晓晶,陈晓丽,郭文忠,李海平,李灵芝. 2019
[9]植物工厂内LED光调控在作物栽培中的研究进展. 陈永快,王涛,兰婕,黄语燕,康育鑫. 2020
[10]基于专利分析的植物工厂技术发展态势研究. 郭美荣,李瑾,冯献. 2018
[11]工业大麻植物工厂栽培电光源发展趋势. 刘文科,刘中定. 2021
[12]我国现代设施农业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 郑盛华,覃志豪,王志丹. 2015
[13]基于CFD的LED补光灯模型构建与验证. 张晨,方慧,程瑞锋,杨其长,吴晨溶,杨利. 2021
[14]LED红蓝光光强与刈割时间对黑麦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陈艳琦,刘家源,刘文科. 2023
[15]采收前LED红蓝光连续照射对水培生菜品质的提升作用. 张玉彬,刘文科,杨其长,查凌雁,周成波,邵明杰,王奇,李宝石,吴启保. 2020
[16]植物工厂的发展策略. 杨其长. 2014
[17]药用植物工厂化栽培探讨. 鲍顺淑,张成波,马承伟. 2005
[18]现代农业照明现状与发展展望. 刘文科,杨其长. 2014
[19]应用于植物工厂的温度监控制器设计. 刘永华,凌小燕,金文忻. 2014
[20]植物工厂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张成波,杨其长.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三氟苯嘧啶复配药剂对白背飞虱的增效作用与田间防效
作者:赵云霞;张学峰;唐艺婷;张凯;刘风刚;曹凯歌;付佑胜;熊战之;陈澄宇
关键词:白背飞虱;联合作用因子;联合作用系数;田间防效
-
稻草对草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结构和菌群的影响
作者:罗王燕;张凯;李坤;杨顺慧;王广军
关键词:草鱼;稻草;稻渔轮作;血清生化指标;肠道结构;肠道菌群
-
协同创新网络下的江苏省农科院地区所科研组织方式研究
作者:邵青;刘媛媛;孙苏阳;仲秀娟;张凯;王玮
关键词:协同创新;农科院地区所;科研组织方式
-
性信息素诱捕法和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对我国西南区域番茄潜叶蛾的监测诱捕效率及成虫发生期分析
作者:张桂芬;张毅波;冼晓青;李萍;刘万才;曾娟;刘慧;黄聪;王玉生;卞悦;李亚红;王田珍;刘万学;万方浩
关键词:番茄潜叶蛾;成虫发生期预测;性信息素诱捕;监测预报;紫外光灯光诱捕
-
异色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和甜菜夜蛾的捕食作用及偏好性
作者:唐艺婷;张学峰;赵云霞;张凯;曹凯歌;王孟卿;陈澄宇
关键词:异色瓢虫;草地贪夜蛾;甜菜夜蛾;捕食功能反应;捕食偏好性
-
基于DSSAT模型的增温对温室番茄生长影响的研究
作者:陈军伟;董建舒;司转运;衣若晨;张凯;范海燕
关键词:DSSAT-CROPGRO-Tomato模型;番茄;气温;产量;情景模拟
-
耕作方式和生物炭用量对冬小麦产量、土壤氮碳的影响
作者:陈海情;张凯;黄超;王鹏飞;孟晔;安佳慧;刘栩辰;马守田;王兴鹏;刘战东
关键词:施用生物炭;耕作方式;冬小麦;产量;土壤碳;土壤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