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小麦单倍体胚得胚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重

作者: 王重;樊哲儒;张跃强;李剑峰;高新;王子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玉米;单倍体胚;基因型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16 年 53 卷 08 期

页码: 1404-14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玉米花粉对于春小麦单倍体胚的诱导效率及影响因素,获得稳定且高效的单倍体胚诱导方法,并应用于春小麦育种实践。【方法】使用三种不同基因型玉米分别和不同春小麦品种进行远缘杂交,分别采用两种授粉方式和两种激素处理方式获得单倍体胚。【结果】三种不同基因型玉米与不同春小麦品种均可以获得单倍体胚,爆裂玉米得胚率最高(9.59%),重复授粉以及重复喷施激素均能够有效增加春小麦单倍体胚的得胚率。【结论】采用爆裂玉米为父本与春小麦进行远缘杂交,间隔24 h重复授粉及重复喷施激素处理,能够有效提高春小麦单倍体胚的得胚率。

分类号: S512.12

  • 相关文献

[1]玉米基因型对小麦*玉米杂交单倍体胚得胚率的影响. 丁明亮,李宏生,杨木军,杨忠慧,李绍祥,顾坚,赵红,黄格,崔永祯,刘琨. 2019

[2]基因型对小麦×玉米单倍体胚产生频率的影响. 赵翠荣,刘莹,王立峰,唐清,彭萍,陈科海,杨青,余华强,陈新民. 2014

[3]不同培养基对春小麦×玉米单倍体胚分化成苗的影响. 王重,樊哲儒,张跃强,李剑峰,高新,王子霞. 2018

[4]Dicamba和2;4-D处理对小麦与玉米杂交得胚率的影响. 赵翠荣,刘莹,唐清,陈新民,余华强. 2015

[5]Dicamba和2,4-D处理对小麦与玉米杂交得胚率的影响. 赵翠荣,刘莹,唐清,陈新民,余华强. 2015

[6]利用小麦×玉米产生单倍体胚的单倍体育种技术开发. 车京玉. 2002

[7]化学杀雄剂SQ-1和阿拉伯葡聚糖蛋白对小麦品种间杂交及远缘杂交成胚率的影响. 王坤杨,张伟,张双喜,刘宏伟,王轲,杜丽璞,林志珊,叶兴国. 2016

[8]培养基和基因型对小麦×玉米诱导单倍体效率的影响. 赵翠荣,杨青,王立峰,唐清,陈科海,刘莹,彭萍,左珍喜,余华强. 2014

[9]秋水仙素及辅助处理对小麦×玉米单倍体加倍的影响. 赵翠荣,唐清,王立峰,刘莹,杨青,彭萍,陈科海,左珍喜,余华强. 2014

[10]小麦×玉米诱导单倍体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程睿钰. 2008

[11]小麦×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高效系统的建立. 蔡华,马传喜,黄正来,乔玉强,陆维忠. 2006

[12]染色体消失法诱导单倍体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李亚莉,董艳辉,任永康,崔婷,赵兴华,韩斌,唐朝晖. 2015

[13]小麦×玉米杂交得胚率的遗传分析. 刘琨,宁波,李宏生,李绍祥,顾坚,赵红,杨木军. 2014

[14]玉米花粉诱导小麦单倍体的研究. 李新华,孙永堂,孙桂芝,李若勤. 2004

[15]小麦×玉米杂交得胚率的遗传分析(英文). 刘琨,宁波,李宏生,李绍祥,顾坚,赵红,杨木军. 2015

[16]小麦DH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在云南的研究与应用. 杨忠慧,杨木军,李绍祥,丁明亮,刘琨,顾坚,李宏生. 2023

[17]小麦小花穗位及发育进度对小麦×玉米单倍体胚诱导率的影响. 顾坚,田玉仙,李绍祥,刘琨,杨和仙,杨木军. 2005

[18]玉米花粉诱导小麦单倍体的研究进展. 李根英,孟庆华,隋新霞,管延安,黄承彦. 2003

[19]小麦×玉米杂交单倍体胚成胚率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李绍祥,田玉仙,顾坚,杨木军,杨和仙,刘琨. 2012

[20]小麦与玉米杂交产生小麦单倍体与双单倍体的稳定性. 陈新民,王凤菊,李思敏,张文祥.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