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农业园发展模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应中

作者: 李应中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信息快讯

ISSN: 1009-7015

年卷期: 2000 年 08 期

页码: 27-28

摘要: 我国东南长江三角州地区,是我国的鱼米之乡和重要的农产品商品基地。进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工业快速发展,工农产业比发生重大变化,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6.9%、52.2%和41%,农业由主导产业变为辅助产业,农民白天务工,早晚务农,农业开始出现萎缩。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业如何进一步发展?经过长期的探索,他们摸索出一条建设农业园区的发展路子,不仅使农业产业升级换代,而且在农业现代化上迈出了一大步。据江苏省统计,全省有各种农业园区142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46个。又据江苏省科委系统117个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统计,共引进技术项目2600项,其中引进120个新品种,新增产值52亿元,产投比1:9,形成常熟市农业园区发展模式。一、园区概况常熟市位于江苏省东部,隔太仓市和上海相望,北紧靠长江,是苏州市辖的一个县级市,是沙家浜的所在地。全市总面积1142km2,人口104万人。拥有耕地6.4万hm2,水域3.5万hm2,农村人均耕地仅有0.1hm2,已接近联合国规定的警戒线。农业如何进一步发展,经过长期实践和试验示范,探索出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即以国内外两个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设施为载体,以经营高值粮、菜、花卉、畜禽、水产及其加工品为重点,加大资金投入,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特色经济,实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走现代农业发展路子。(一)粮食生产以优质高效粮食示范区带动全市粮食生产,核心区253hm2,其中示范方57hm2,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为目标,依靠科技带动,经过多年努力,已建成农业基础设施完善(渠系全部地下管道输水,路面全部硬化)、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准,集科研、示范、推广为一体,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区。(二)蔬菜、花卉生产以设施生产为主,采用投资600万元/hm2、300万元/hm2、30~60万元/hm2三种不同水平的温室。智能温室大棚:面积3.3hm2,其中智能温室1.6hm2,其它包括办公用房、道路、绿地等面积1.1hm2,总投资530万元。温室采用钢柱结构,薄膜覆盖,24垮连栋,全自动控制温度、光、肥水、药剂供给,配有电脑控制系统,肥水、药剂供给系统,喷淋、滴灌系统,160万大卡燃油锅炉供暖系统。生产国外进口的优质玫瑰“红衣主教、红丝绒、大丰收、好莱坞、白贵族、红柏林、巴比伦、卡罗拉、宝石”等9个品种4万株,8月鲜花上市。部分为进口种苗繁殖基地。设施园艺高产高效栽培基地。一期工程投资280万元,占地66700m2,建成8000m2自动温湿控制周年生产连栋大棚,30000m2中棚;投资480万元,占地80000m2,建成16000m2连栋大棚,32000m2中棚的设施园艺高产高效栽培基地。进行果菜类有机栽培、叶菜类水耕栽培,引进国内外名特优新品种,生产冬、春季及夏季特色菜品种及周年出口蔬菜包括水果椒、西兰花、甜玉米、甜豌豆、南瓜等。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采用防虫网、生物农药等技术。日光温室:春季种植厚皮甜瓜,选用金姑娘、翠蜜、9822、9827等优质品种,糖度达18%~19%, 单产3万kg,产值1.5万元。秋季种植天绿、雄鹰和翠蜜等网纹甜瓜,糖度达17%,单产2.3万kg,产值超万元。(三)畜禽养殖畜禽养殖是园区的重要内容,主要建有种猪场、种鸡场和猪鸡生产场,采用生猪和蛋鸡三元杂交种。粪尿等废弃物经过发酵处理成为有机专用肥料,达到无嗅、干、松、软的要求。(四)水产养殖常熟水面面积大,以沙家浜芦苇荡闻名全国,水产养殖特别是大闸蟹是常熟的优势产品。目前他们正在实施精养高值水产品养殖工程。在原有8hm2精养池的基础上,一期投资200万元,共改造、整理、开挖鱼塘23个,面积30hm2,水泥板护坡,配套水产技术培训中心,形成高标准水产精养池37hm2。养殖罗氏沼虾、青虾、河蟹等特种水产,均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并在全市养殖业推广。(五)农业观光园在虞山宝岩建设农业生态观光园,建林果(杨梅、板栗—林)、林茶(水杉—茶)、果茶(杨梅、枇杷、石榴、梅—茶)园23hm2,集生产、科研、旅游、休闲、文化、教育为一体,1999年6月开园以来,已接待各地游客10万多人。二、投资与经营农业园区项目的投资以公司或经营大户为主,各级政府扶持的办法。一般项目市、乡(镇)、公司或大户投资比为1:3:6或3:3:4,公司或大户从投资后第一年还8%、第二年还10%、第三年及其以后每年还12%,还完为止,只收本金不收利息。为了扩大规模实现规模经营,市政府出台新的土地政策,即把土地所有权(集体)、使用权(农民)和经营权(公司或大户)分开、搞活,公司或大户以每年4500元/hm2向农户买进经营权,由公司或大户经营。常熟全市现有农业公司或经营大户2000多个,每家经营土地面积7~35hm2,企业化运作,大大提高了农产品商品率和经济效益。三、农业产业化常熟市农业实施“公司+农户”,“产+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国内外企业在常熟设场(厂)直接经营农业或从事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公司农户的产品和市场衔接,不仅解决了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矛盾,而且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档次、上效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常熟山冈园艺有限公司是日本株式会社山冈商会投资兴办的一家独资公司,占地7hm2,租赁期50年。公司以日本为市场,以经营种植、加工有机绿色蔬菜为主,建尼龙大棚26个,每棚1475m2,配有引进的洒水、光照及加温装置,以满足一年四季生产的要求,95%产品直销日本。公司不仅出口新鲜的紫苏叶,而且制成盐渍紫苏、紫苏茶等系列产品出口。四、技术支撑体系建设1.常熟建有土地动态遥感监测系统,监测土地分布、土地动态、土地分类、农田保护、用地审批等,精度已达99%以上。2.在中心园区建有种子服务中心,每年可加工稻麦种子200万kg,可供2.3万hm2稻麦田用种。3.在中心园区建有植保服务中心,占地2000m2,作为病虫草害观察地,发布病虫害情报,指导病虫害防治工作。4.在中心园区建有农机服务中心,配有各种拖拉机、高速插秧机、工厂化育苗、水稻直播机、开沟机、联合收割机,为园区提供各种农机作业。(常熟农业园发展模式$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李应中!北京 100081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