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花菊品种表型性状筛选及其分类学意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冬菊

作者: 张冬菊;李世超;李秋香;杨树华;贾瑞冬;葛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切花菊;表型性状;品种分类

期刊名称: 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3)

ISSN:

年卷期: 2013 年

页码: 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对60个切花菊品种进行形态学分析,通过一致性分析、变异分析和R聚类分析,筛选出21个特异性状,适于切花菊品种的分类与鉴定。主成分分析发现花序直径、花序类型、舌状花类型数量和舌状花主要类型等花型相关性状对切花菊分类的影响最大;舌状花内外侧颜色比较、舌状花顶端形状和舌状花纵向姿态对切花菊分类也有比较重要的价值。管状花形态因子,可以作为花型的补充。整体来说切花菊花部性状相对稳定,对品种分类影响较大。叶部形态因子和茎杆形态因子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作为切花菊品种分类的合理补充。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基于表型和SRAP标记的切花菊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冬菊,李世超,吴鹏夫,张晓,李秋香,杨树华,贾瑞冬,葛红. 2014

[2]RAPD分子标记在果蔬菜研究中的应用. 王玢,袁方曜. 2003

[3]菊花品种起源及形态学分类研究. 孙文松. 2013

[4]基于GYT双标图对西北内陆棉区国审棉花品种的分类评价. 许乃银,许乃银,赵素琴,张芳,付小琼,杨晓妮,乔银桃,孙世贤. 2021

[5]中国栽培大豆品种分类研究——Ⅰ.分类的原则、模式、要素及标准. 王国勋. 1987

[6]基于GYT双标图对北部冬麦区国审小麦品种的回溯分析. 张笑晴,许乃银,孙晶,刘素娟,梁晨,刘林斌,徐剑文,许栩. 2024

[7]利用SSR标记对中国水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和品种分类的研究. 江云珠,汤圣祥,余汉勇,杨保军,唐健. 2010

[8]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核桃仁品种快速分类方法. 马文强,张漫,李忠新. 2015

[9]中国兰花(Chinese Cymbidium)部分品种的叶片同工酶分析. 梁红健,刘敏,张纯花,薛淮,林鸣,唐秀芝. 1997

[10]水稻籼粳交F_1、F_2代及杂交育成品种分类的研究. 姜健,李金泉,徐正进,张龙步,金成海. 2001

[11]中国大豆(Glycinemax)核心种质构建I.取样方法研究. 邱丽娟,曹永生,常汝镇,周新安,王国勋,孙建英,谢华,李向华,许占友,刘立宏. 2003

[12]大豆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结构分析. 李英惠,刘章雄,关荣霞,常汝镇,邱丽娟. 2005

[13]我国东北高寒地区李资源的研究. 张静茹,陆致成,巩文红. 2001

[14]2017-2021年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品种(系)的品质性状分析. 辛玉杰,刘继红,冯丹,赵光华,裴金花,尹海燕,王允,王红旗,刘冬梅,曹成,王俊艳,郑嘉,曹颖妮. 2023

[15]辽菊系列切花菊新品种选育研究. 孙文松,侯忠,张晓波,于春雷. 2013

[16]贵阳地区出口切花菊规范化栽培技术. 王文华,熊元,陈传庆,杜忠友,王彪,孔垂继. 2010

[17]出口切花菊关键栽培技术. 孙文松. 2010

[18]预处理对切花菊贮藏中含糖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苏军,孙自然,于梁,周山涛. 1991

[19]切花菊新品种辽菊4号品种特性与栽培技术研究. 侯忠,孙文松,鲁玉刚. 2011

[20]切花菊新品种辽菊3号选育与栽培技术. 张晓波,于春雷.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