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内共生菌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义婷

作者: 郭建洋;龙楚云;刘怀;万方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昆虫;内共生菌;初生内共生菌;次生内共生菌;互惠共生;生物学性状;宏基因组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14 年 57 卷 01 期

页码: 111-1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昆虫内共生菌与宿主之间的互作关系已逐渐成为昆虫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昆虫内共生菌具有协助宿主营养代谢、逃避天敌攻击和增强抗药性等功能:通过协助宿主营养代谢,提供食物中缺乏的营养物质来弥补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不足;分泌抗菌肽、毒素等物质以增强对外源寄生物等的防御能力,抑制对宿主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可以增强宿主抗逆性,调控植物生理反应,抑制植物对宿主的不利影响;利用对抗逆性基因精确的表达调控来增强宿主抗药性等。因此,内共生菌介导的宿主生物学性状的改变,扩大了宿主昆虫的生态位,成为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因子。目前,昆虫内共生菌的功能往往是通过研究宿主感染共生菌前后性状的变化而证实。近几年,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等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内共生菌与宿主昆虫共生机制研究的发展。通过研究内共生菌及其功能基因在昆虫种群动态中的作用,特别是内共生菌感染对宿主生殖、存活、适应环境能力的影响,将有利于揭示内共生菌与宿主的共生机制,并最终为开发新的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针对昆虫内共生菌的功能进行了综述,并对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供了研究昆虫内共生菌与宿主互作关系的方法及建议。

分类号: S433`Q968

  • 相关文献

[1]昆虫内共生菌研究概况. 谭周进,肖启明,谢丙炎,杨宇红,冯兰香. 2005

[2]三种抗生素对B型和Q型烟粉虱内共生菌的去除效果比较研究. 苏奇,潘慧鹏,王少丽,吴青君,徐宝云,张友军. 2012

[3]榕树与其共生小蜂的利益冲突及资源分配. 赵南先,方位宽,陈贻竹,邓源,贾效成,于慧. 2004

[4]甘肃马先蒿寄生对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鲍根生,宋梅玲,王玉琴,李春杰. 2020

[5]内生真菌与寄主互惠共生的分子机制. 田沛,南志标. 2017

[6]红火蚁对蚁运植物种子影响的研究概况. 黄俊,许益镌,陆永跃,张娟,曾玲. 2014

[7]桃蚜体内与病毒结合的共生菌BUCHNERA GROEL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吴云锋,林林,梁小波,张建新,周广和. 2002

[8]桃蚜体内与病毒结合的共生菌Buchnera groEL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吴云锋,林林,梁小波,张建新,周广和. 2002

[9]桃蚜体内与病毒结合的共生菌Buchnera groEL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吴云锋,林林,梁小波,张建新,周广和. 2002

[10]一种含特异性侵染内共生菌Rickettisa massilia的烟粉虱种群建立方法. 张焱,郭建洋,郭建英,万方浩. 2015

[11]刺吸式昆虫次生内共生菌的研究进展. 张毅波,张婧,郭建洋,郭建英,刘怀,万方浩. 2016

[12]烟粉虱内共生菌groEL基因的原核表达条件研究. 谭周进,谢丙炎,肖启明,杨宇红,冯兰香. 2005

[13]病毒虫传相关蛋白. 谭周进,谢丙炎,肖启明,杨宇红. 2004

[14]不同寄主植物的烟粉虱(Bemisiatabaci)内共生菌传毒相关GroEL蛋白的一致性. 谢丙炎,杨宇红,郭建英,肖启明,万方浩. 2007

[15]一种含特异性侵染内共生菌 Rickettisa massilia 的烟粉虱种群建立方法. 张焱,郭建洋,郭建英,万方浩. 2015

[16]烟粉虱抗、感杀虫剂品系内生菌群落的差异分析. 谷少华,王雄雅,李显春. 2018

[17]桃蚜体内共生菌的检测. 陈巨莲,刘勇,程登发,孙京瑞,ClaudeBRAGARD,FrédéricFRANCIS. 2012

[18]烟粉虱与温室白粉虱内共生菌的分子比较研究. 谭周进,谢丙炎,肖启明,杨宇红,冯兰香. 2004

[19]烟粉虱复合种内共生菌多样性及其生物学意义. 褚栋,刘国霞,陶云荔,张友军. 2006

[20]铃木氏果蝇不同地理种群中Wolbachia的检测和系统发育分析. 于毅,王静,陶云荔,国栋,褚栋.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