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条锈菌源区冬小麦育种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现状与策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白斌
作者: 白斌;张怀志;杜久元;张晓洋;何瑞;伍玲;张哲;张耀辉;曹世勤;刘志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普通小麦;条锈菌;西北越夏菌源区;基因聚合;持久抗性;分子标记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4-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了解中国小麦条锈病西北重要越夏菌源区甘肃陇东和陇南近20年育成小麦品种(系)中抗条锈病基因的利用情况,为陇南小麦条锈病遗传多样性控制,持久抗病品种的培育和可持续绿色健康生态农业奠定基础。【方法】于2019—2020年和2020—2021年种植季对117份冬小麦品种(系)甘肃清水县和四川郫都区进行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2021年分别用条锈菌CYR33和CYR34对117份品种(系)进行苗期抗条锈病鉴定,并利用分子标记对15个抗条锈病基因进行检测。【结果】田间成株期对条锈菌主要流行致病性混合小种抗病的品种(系)占29.1%,其中,25.6%为陇南区域品种(系),3.4%为陇东区域品种(系),另有25.6%陇南区域感病品种(系)表现慢病性(严重度<20%)。有70.1%品种(系)苗期对CYR33表现抗病,其中,57.3%为陇南区域品种(系),12.8%为陇东区域品种(系);仅6.0%品种(系)苗期对CYR34具有抗病性,为陇南区域的兰天131等7个品种(系)。苗期和成株期抗病品种(系)以2010年后育成的兰天、中梁、天选、兰航选系列品种为主。分子标记检测结合系谱分析,发现抗条锈病基因Yr9、Yr10、Yr17、Yr18、Yr26、Yr28、Yr29、Yr30、Yr41、Yr46、YrZH22和YrZH84在所有检测品种(系)中的频率分别为49.6%、1.7%、12.8%、7.7%、12.8%、20.5%、10.3%、34.2%、2.6%、16.2%、15.4%和27.4%,且多以基因聚合体形式存在于品种(系)中,62.4%品种(系)中聚合了2—5个抗条锈病基因,YrZH84、YrZH22和Yr17中的一个或多个基因与其他抗条锈病基因聚合后,品种(系)的条锈病抗性明显高于其他基因组合。此外,在陇南菌源区,以种植小麦为主的山旱地区域(条锈菌越夏区)所推广的品种(系)中,含有Yr10、Yr17、Yr18、Yr28、Yr29、Yr30、Yr41和Yr46的频率较高,越冬区(川水地)推广品种(系)中主要有Yr26、Yr30、YrZH22和YrZH84,越夏区和越冬区品种(系)的抗性遗传背景差异明显,且越夏区品种(系)含有的抗病基因类型多样性高于越冬区。【结论】在越夏菌源区甘肃陇南、陇东的品种(系)中,抗条锈病基因分布频率、抗病基因类型及数量均有明显提高,避免了品种抗病遗传背景单一化问题,实现了品种(系)中的抗病基因较为复杂多样,部分品种的抗病性保持时间长,表明陇南地区利用小麦品种遗传多样性控制条锈病策略的实施已初显成效。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中国小麦抗条锈病基因育种利用现状与策略. 刘志勇,张怀志,白斌,李俊,黄林,徐智斌,陈永兴,刘旭,曹廷杰,李淼淼,陆平,吴秋红,董玲丽,韩玉林,殷贵鸿,胡卫国,王西成,赵虹,闫素红,杨兆生,畅志坚,王涛,杨武云,刘登才,李洪杰,杜久元. 2024
[2]小麦慢白粉病QTL对条锈病和叶锈病的兼抗性. 陈新民,何中虎,伍玲,白斌,李在峰,夏先春. 2014
[3]小麦新抗源贵协3号抗条锈病的遗传特性. 程斌,高旭,贾秋珍,辛智海,张庆勤,张立异. 2017
[4]Glu-D1d与Wx-B1b基因聚合在强筋小麦育种中的利用. 杨雪峰,宋维富,刘东军,赵丽娟,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肖志敏,白光宇,孙雪松,王晓楠. 2023
[5]544份水稻种质稻瘟病抗性鉴定及抗性基因的分布研究. 李刚,袁彩勇,曹奎荣,孙祥良,李军,王健,程保山,罗伯祥,徐卫军,唐九友,储成才. 2018
[6]多抗高产大豆新品种黑农84的选育研究. 栾晓燕,刘鑫磊,薛永国,马岩松,王家军,张必弦,于佰双,王广金. 2018
[7]甜瓜抗病基因聚合体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冯锡鸿,申太荣,王彦刚,孙德祥,景涛,张晓丽,董建力. 2023
[8]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兼抗白粉病、条锈病、黄矮病小麦新种质. 曾祥艳,张增艳,杜丽璞,辛志勇,陈孝. 2005
[9]基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优质、高产、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种育种综述. 宋云生,于雅洁,曹鹏辉,袁彩勇. 2023
[10]兼抗白粉病和黄矮病小麦育种材料的创造与鉴定. 严以苹,汪信东,刘艳,张怀渝,张增艳. 2013
[11]成株抗性与全生育期抗性基因聚合培育抗条锈性小麦新品种. 白斌,杜久元,何瑞,杜晓霖,郭莹. 2023
[12]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聚合2个白叶枯病基因改良华占的白叶枯病抗性. 倪深,夏春,应建成,孙红伟,陈红旗. 2019
[13]小麦新基因发掘与分子育种. 张斌,刘霞,王智兰,王倩,徐伟娜,昌小平,毛新国,李昂,景蕊莲. 2015
[14]大豆油分相关功能基因分子标记开发与鉴定及优异等位变异聚合分析. 吴传磊,胡晓渝,王伟,苗龙,白鹏宇,王郭伋,李娜,舒阔,邱丽娟,王晓波. 2024
[15]一个普通小麦Trx超家族新基因TaNRX的克隆与抗旱相关标记开发. 张帆,蒋雷,鞠丽萍,金秀锋,王轩,张晓科,王宏礼,付晓洁. 2014
[16]粒重基因TaCwi-A1等位变异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中的分布及功能分析. 刘永伟,周硕,王雪征,孙果忠,朱金永,韩秋芬,李春杰,赵和,王海波. 2017
[17]基于173份小麦评价糯蛋白亚基基因(Wx)的分子标记和构建其多重PCR体系. 张晶,张晓科,梁强,任万杰,张钰玉. 2011
[18]小麦芒长抑制基因B1近等基因系的鉴定及遗传分析. 杜斌,崔法,王洪刚,李兴锋. 2010
[19]小麦TaFer-A1基因抗旱相关分子标记的开发. 鞠丽萍,张帆,蒋雷,金秀锋,王轩,付晓洁,张晓科,刘书慧,王宏礼. 2013
[20]用微卫星标记鉴定中国小麦品种中及Rht8矮秆基因的分布. 周阳,何中虎,张改生,夏兰琴,陈新民,张立平,陈锋.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2021年-2022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变异监测
作者:张勃;贾秋珍;黄瑾;孙振宇;曹世勤;金社林;骆惠生;李培玲;王万军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致病型;变异监测
-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土地平整与地力培肥的农机作业
作者:王腾;郭佰涛;张磊;张哲;李鑫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施肥;操作;维护;调整;注意事项
-
玉米-紫花苜蓿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及土地生产力的影响
作者:杜桂娟;白伟;蔡倩;冯晨;向午燕;董智;张哲;侯志研
关键词:玉米;紫花苜蓿;种间竞争;产量;土地当量比
-
鸡泽辣椒品种的品质形成规律研究
作者:张哲;李欣欣;张红肖;孟雅宁;范妍芹;虞章红;严立斌
关键词:鸡泽辣椒;品质;形成规律;生育期;快速积累期;关键期;Logistic曲线
-
不同改良剂对沙化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李思琪;张哲
关键词:改良剂;沙化耕地;理化性质;产量
-
植物病原菌孢子捕捉和监测-助力植物病害管理
作者:王奥霖;范洁茹;徐飞;陈莉;曹世勤;王万军;孙振宇;刘伟;胡小平;周益林
关键词:植物病害流行学;空气生物学;病菌孢子捕捉;植物病害监测预警;病害管理决策系统
-
猪CRTC2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功能预测分析
作者:王冰洁;韩娜;韦怡林;齐昆龙;常乐彬;张哲;李新建;李秀领;王克君;乔瑞敏;杨峰;韩雪蕾
关键词:猪;CRTC2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脂质代谢;功能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