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Co-γ射线辐照技术在玉米自交系选育上的应用及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红
作者: 林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γ射线;辐射;应用;评价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1 年 01 期
页码: 13-15+18
摘要: 结合国内玉米育种实践,综述了60Co-γ射线辐照技术在我国玉米自交系选育上的应用,论述了γ射线辐照技术可以增加变异的多样性,为创造新的玉米优良基因型提供了基础,可以选育出配合力高的突变系,证明了辐照与常规技术结合在选育材料上是有效可行的。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辐射及温度处理对西瓜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杨红,顾妍,张朝阳,罗德旭,孙玉东. 2017
[2]玉米辐射育种关键技术环节的研究. 周柱华,阴卫军,张青,许方佐,徐立华,邢燕菊,邱登林. 2006
[3]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自交系籽粒灌浆和脱水速率评价. 徐田军,张勇,赵久然,王荣焕,吕天放,刘宏伟,刘月娥,蔡万涛,张如养,宋伟,邢锦丰,王元东. 2021
[4]辐射诱变培育玉米自交系辐3018及其应用. 王巍,王振华,李春秋,祁永红,赵韦. 2014
[5]玉米自交系鲁原92的选育及应用. 周柱华,徐立华,王丽丽,许方佐,邢燕菊,张凤云,邱登林,阴卫军,韩金龙,徐相波,丁一. 2009
[6]玉米自交系辐3018的选育及其应用. 王巍. 2014
[7]辐射诱变培育玉米自交系辐746及其应用. 祁永红. 2006
[8]无损检测技术在果蔬品质评价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邹攀,白雪,陈秋生,李娜,郭永泽. 2021
[9]“AVRDC”绿豆品系的评价及应用. 张翠绵,田静,范保杰. 2003
[10]向日葵新品种龙食葵2号的应用效果及评价. 范丽娟. 2009
[11]水稻转基因方法评价及在种质创新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 2000
[12]紫花苜蓿秋眠性评价系统及其应用. 冯长松,王二耀,李文军,徐照学,王成章. 2015
[13]大豆品种绥农10号的应用效果及评价. 姜成喜. 2004
[14]黔油双低2号大面积应用及经济效益评价. 肖华贵,饶勇,戴继跃,李大雄. 2000
[15]亚麻新品种黑亚14号的应用效果及评价. 徐丽珍. 2006
[16]对计算机模拟在作物生长发育研究中应用的评价. 曹宏鑫,葛道阔,赵锁劳,刘永霞,刘岩,王渭龙. 2010
[17]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赵玉坤,高根来,王向东,甄胜虎,宁慧云,李宝珠. 2012
[18]春蚕豆辐射育种初探. 刘志政,王金明,王汉中,周淑兰. 1997
[19]两种辐照方式对灵芝孢子粉灭菌效果及品质影响的比较. 陈志军,岳玲,孔秋莲,颜伟强,王海宏,包英姿,戚文元. 2015
[20]电子束和γ射线辐照对左归丸粉杀菌效果的研究. 袁忠谊,岳玲,吴富兰,孔秋莲,戚文元,包英姿,陈志军.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龙育395的选育及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作者:范金生;孙德全;李绥艳;林红;马延华;潘丽艳;李东林;吴建忠
关键词:玉米;龙育395;选育过程;栽培技术;制种要点
-
相同积温条件下不同熟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作者:韩微波;杨国伟;孙德全;林红;吴建忠
关键词:玉米;熟期;含水量;积温条件
-
寒地早熟玉米单倍体诱导系LY3-6的选育及诱导效果研究
作者: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范金生;李东林;杨国伟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诱导系;单倍体诱导率
-
黑龙江省玉米地方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综合评价及优异种质资源筛选
作者: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李东林;范金生;吴建忠;杨国伟
关键词:玉米;地方品种;农艺性状;综合评价;黑龙江省
-
高产早熟玉米新品种龙育893
作者:范金生;孙德全;李绥艳;林红;马延华;潘丽艳;李东林;吴建忠
关键词:高产;早熟;玉米;新品种;龙育893
-
高产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龙育6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李东林;范金生;杨国伟;吴建忠
关键词:玉米;龙育63;机械化粒收;选育;栽培技术
-
高产早熟宜机收玉米新品种 龙育36的选育和栽培及制种技术
作者:范金生;孙德全;李绥艳;林红;马延华;潘丽艳;李东林;吴建忠
关键词:玉米;龙育36;选育;栽培技术;制种技术